基于镇域尺度的江苏省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变
本文关键词:基于镇域尺度的江苏省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变
【摘要】:基于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半变异函数等方法,分析江苏省人口分布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揭示其空间演化机理。结果表明:1江苏省人口分布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全省层面上呈现南北人口密度高于中部的"凹"字型结构,城乡层面上呈现街道人口密度高于乡镇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沿江地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2研究期内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和集聚性呈增强之势,长江以北镇域的人口密度大多降低而以南普遍增加,苏锡常、南京、徐州三大都市圈的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沿江地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高密度人口连绵区;3空间关联作用是引起江苏省人口分布格局变化的空间机理,而政策、区位、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因素是造成江苏人口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力。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口分布 镇域尺度 江苏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46;41201160;41501122)资助
【分类号】:C922
【正文快照】: 人口的空间分布是特定时空背景下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映,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1],对人口分布格局的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地理规律的逻辑起点[2,3]。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骤增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人口问题成为世界面临的核心问题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霞;杨桂山;苑韶峰;;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2 苏飞;张平宇;;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3 王磊;蔡运龙;;人口密度的空间降尺度分析与模拟——以贵州猫跳河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4 王静;杨小唤;石瑞香;;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5 靳诚;陆玉麒;;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6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7 刘纪远,岳天祥,王英安,邱冬生,刘明亮,邓祥征,杨小唤,黄裕婕;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8 冯健,周一星;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9 田永中,陈述彭,岳天祥,朱莉芬,王英安,范泽孟,马胜男;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10 卓莉,陈晋,史培军,辜智慧,范一大,一之p,俊明;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tudy on Population Forecast Model in Planning of Land Us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4期
2 田飞;;人口预测方法体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汶;付文静;鲁旭;;基于多重分类平滑法的人口数据格网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4 钟业喜;熊文平;;江西省县域人口垂直分布与耕地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5 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6 邓祥征;赵永宏;战金艳;林英志;;土地用途转换表征模型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7 汪煜;吴国平;何林艳;;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与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8 余心乐;钟悦之;刘影;莫晓宇;涂菲;;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9 杨海;田永中;王冰;;基于RS和GIS的高分辨率白天城市人口分布模拟——以重庆市北碚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石淑芹;陈佑启;李正国;杨鹏;吴文斌;姚艳敏;李志斌;;基于分区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统计单产空间化模拟——以吉林省玉米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永涛;李栋;魏天爵;魏艾林;;基于生态环境分析的西部城市人口与工业集聚模式研究——以乌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周娜;刘纪平;董春;;改进的AHP及其在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与空间分析中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曹蕾;邱道持;田水松;;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镱锂;张玮;摆万奇;李双成;郑度;;行政单元与自然地理单元之间的数据耦合方法初探——以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为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德辉;匡耀求;黄宁生;李超;邹毅;许连忠;周慧杰;;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广州市人口承载力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6 赵思健;;自然灾害时空风险评估框架与模型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陈筠婷;兰波;;重心视角的广西人口与工业发展时空关联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8 张祥宇;朱青;矫雪梅;刘静;;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的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刘爱华;邢卓;谢广靖;;天津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与规划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开治中;;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意识调查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叶明武;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复合情景模拟与应急避难研究-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舒帮荣;基于约束性模糊元胞自动机的城镇用地扩展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益君;基于GIS人口密度模型的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连霞;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旭明;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玲玲;安徽省人居硬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宏伟;基于GIS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骆永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东山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路鸣;辽宁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米瑞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飞;;人口预测方法体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黄秋燕;吴良林;;喀斯特石漠化与人类活动响应的定量研究——以广西都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3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5 李铭;专题地图统计数据分级的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董春,吴喜之,程博;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地理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0年04期
7 王红,王均;国家基本地理单元数据集的初步研究[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8 金君,李成名,林宗坚;人口遥感估算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2年03期
9 金君,李成名,印洁,林宗坚;人口数据空间分布化模型研究[J];测绘学报;2003年03期
10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史文中;人口密度的空间连续分布模型[J];测绘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靳美娟;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持续性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丽;中国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红梅;;贵州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叶东安;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和特点——人口分布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88年05期
3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简况[J];中国民族;1991年07期
4 林其宝;略述远古至汉代的人口分布[J];人口研究;1995年04期
5 阿伍;布依族的人口分布[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6 周国胜,郑伟才,张平,沈鸿;兵团人口分布状况对小城镇建设影响问题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03期
7 黄荣清;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8 田京宛;;天津市制订未来城市布局和人口分布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10期
9 张子珩;史云亘;周文芬;梅显凯;;哈尔滨市人口分布问题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Md.Nuruzzaman Haque;张广翠;王晓璐;;孟加拉国人口分布研究[J];人口学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连均;张晶;姚长青;侯晓慧;张大鹏;;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文钰;;基于人口分布的上海人口空间结构研究: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地理成本视角下我国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一致性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栾贵勤;齐浩良;;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江波;;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特点的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温家洪;施敏琦;Jianli Liu;Youqin Huang;孟庆洁;丁金宏;徐慧;;中国的沿海低地及其人口分布[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余明;;基于GIS的福建省人口分布特征成因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刘琳;张宝秀;;北京市流动人口分布与公共设施资源空间配置关系探讨[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10 徐军昶;郝慧梅;王永丽;王菁;;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其与人口分布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文军;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N];西藏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徐生林;上海人口分布向郊区扩散[N];东方城乡报;2011年
3 记者 王昕;人口分布中间稠密南北稀疏[N];西安日报;2011年
4 记者 周芝敏;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来我市调研[N];黑河日报;2011年
5 苏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N];中国人口报;2011年
6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文贯中;地震、人口分布与土地制度[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吉强;我省人口分布呈“南增北减”[N];新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荔;北京人口分布失衡[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记者 张晓鸣;上海人口分布向郊区扩散[N];文汇报;2011年
10 记者 谢靓;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优化流动人口分布[N];人民政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嘉韵;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亚茹;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丽;中国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晚成;人口分布与交通能耗及相关碳排放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李坤;吉林省人口分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叶舒静;广东地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曹媛;吉林省人口分布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正广;空间尺度与人口分布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王志伟;中国历代人口分布空间化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江琴;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人口分布及变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6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0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