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长寿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20 18:10
本文关键词: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长寿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 长寿风险 死亡率 偿付能力 盈利能力 年金 长寿证券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增加,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我国新生婴儿的平均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增长到了2010年的74.83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02年的7.3%增加到2011年的9.1%。老龄化加剧的同时,我国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长寿风险。长寿风险指的是整体人群的生存年限超过预期年限带来的聚合型风险,同时它也是一种无法通过大数法则来进行分散的系统风险,很难得到有效的管理。长寿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人群平均寿命的增加,二是因寿命增加、死亡率下降而使老年人的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长寿风险对我国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保险和寿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年金保险构成的三支柱养老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对我国的寿险公司来说,其提供的商业年金保险的定价依赖于经验生命表CL(2000-2003),但长寿风险导致了实际死亡率和表中记录的死亡率的不一致,进而直接减少了商业年金的保费收入,同时对寿险公司的三大利润来源即死差益、费差益、利差益也有不利影响,所以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研究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长寿风险,为我国寿险公司提供应对长寿风险的有效策略和建议,本文先是利用寿险精算中的年金和平均预期寿命模型,结合经验生命表和人口统计相关数据,精确计量了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欧美的寿险公司处理长寿风险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文提出了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策略,这主要从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保单设计这三个方面展开,最后给出了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由导论和四章构成,其中第二章和第四章是重点,基本结构和思路如下: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主要的研究内容、方法,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风险,先是描述了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然后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风险的内涵和其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面临的长寿风险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口寿命的延长,二是老年人生活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究了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造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两个方面。本章主要采用的是定量分析的方法,辅之一定的定性分析。由于现有生命表CL(2000-2003)不能反映死亡率下降的趋势,因此本章利用人口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其进行了调整,基于调整后的生命表中的数据,首先利用寿险精算中的年金保险保费收入模型计算了因为长寿风险而导致我国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减少的数额,然后通过描述死差益的结构分析长寿风险对其的影响,最后利用寿险精算中的平均余命模型计算了生命表调整前后分性别的各年龄段的取整平均余命,分析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费差益和利差益的影响,总之,通过量化长寿风险对年金保险保费收入及死差益、费差益、利差益的影响来分析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偿付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国外应对长寿风险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美国的变额年金保险和欧洲发行的长寿债券这两种手段,先是对其定义、特征、运作机制进行了描述,然后论述了其在各国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对我国应对长寿风险的启示。 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策略,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分别是开发创新型的年金产品,利用风险管理工具,保单设计,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由寿险公司来构建养老社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关于创新型年金保险产品重点介绍了变额年金保险,主要从其分类、优点、运作机制和其能减小长寿风险对寿险公司的不利影响这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之后简单介绍了ALDA高龄延期年金这种产品;关于风险管理工具主要分析了再保险、长寿证券以及通过投资寿险和商业养老年金产品的组合来对冲长寿风险,其中重点分析了长寿证券和利用寿险和商业养老年金产品的组合来对冲长寿风险;保单设计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通过适当提高保费和降低保额来减小长寿风险对寿险公司的不利影响,之后对寿险公司利用构建养老社区来应对长寿风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选题较新,国内基于寿险公司的视角研究长寿风险对其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的文献并不多,本文在分析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寿险公司的视角,从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保单设计这三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其应对长寿风险的策略;第二,本文借鉴了国外保险业应对长寿风险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其成功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思路较新颖,本文提出了我国寿险公司可以通过开发创新型的年金产品和设计保单来应对长寿风险,前者包括变额年金和高龄延期年金保险,后者包括调整保费、保额和年金给付方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长寿风险 死亡率 偿付能力 盈利能力 年金 长寿证券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42.3;C924.2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目录11-13
- 0. 前言13-22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0.1.1 研究目的13
- 0.1.2 研究意义13-14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9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9-20
- 0.4 创新与不足20-22
-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风险22-33
- 1.1 人口老龄化和长寿风险的内涵22-24
- 1.1.1 人口老龄化22-23
- 1.1.2 长寿风险的内涵23-24
- 1.2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长寿风险的现状及其影响24-33
- 1.2.1 我国长寿风险的现状24-31
- 1.2.2 长寿风险对我国的影响31-33
- 2. 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的影响33-46
- 2.1 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34-40
- 2.1.1 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影响34-40
- 2.2 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40-46
- 2.2.1 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死差益的影响41-42
- 2.2.2 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费差益、利差益的影响42-46
- 3. 国外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经验及启示46-57
- 3.1 美国的变额年金保险46-52
- 3.1.1 变额年金保险46-48
- 3.1.2 变额年金保险在美国的发展历程48-50
- 3.1.3 美国开展变额年金保险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50-52
- 3.2 欧洲的长寿风险证券52-57
- 3.2.1 长寿风险证券52-53
- 3.2.2 长寿风险证券在欧洲的发展历程53-54
- 3.2.3 欧洲发行长寿风险证券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54-57
- 4. 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策略57-70
- 4.1 我国寿险公司应加强年金保险的产品创新57-61
- 4.1.1 变额年金保险产品57-60
- 4.1.2 ALDA高龄延期年金保险产品60-61
- 4.2 我国寿险公司应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工具61-66
- 4.2.1 利用再保险对长寿风险进行风险转移61-62
- 4.2.2 通过长寿风险证券化来分散和转移长寿风险62-64
- 4.2.3 通过投资寿险和商业养老年金产品的组合来对冲长寿风险64-66
- 4.3 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其他策略66-68
- 4.3.1 合理地设计保单66-67
- 4.3.2 构建养老社区生态体系67-68
- 4.4 关于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政策建议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93
- 后记93-94
- 致谢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世清;;寿险证券化及其借鉴[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2 甘雨粒;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J];保险研究;2001年10期
3 谢世清;;长寿风险的创新解决方案[J];保险研究;2011年04期
4 王旭;邱华龙;;变额年金在我国的应用及风险管理探讨[J];保险研究;2011年11期
5 祝伟;陈秉正;;动态死亡率下个人年金的长寿风险分析[J];保险研究;2012年02期
6 余伟强;;长寿风险的证券化探索[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尚勤;秦学志;;随机死亡率和利率下退休年金的长寿风险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11期
8 艾蔚;;基于金融衍生工具视角的长寿风险管理[J];保险研究;2011年03期
9 田梦;邓颖璐;;我国随机死亡率的长寿风险建模和衍生品定价[J];保险研究;2013年01期
10 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 应对人口老龄化[J];理论学刊;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万;年金保险的供求困境与账户年金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张琴;基于价值创造的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8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0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