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机构养老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23:37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机构养老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 机构养老服务 机构养老模式 多元化
【摘要】:正如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工程分析学会研究员芦茨(woflfganglutz)所说的那样,“如果说20世纪是人口增长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会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现如今已成为全视野,甚至全球的一个关注热点,同样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研究的重中之重。人口老龄化在各个地区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全国老龄化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老年人养老保障带来了考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再进一步说便是对养老机构的考验。只有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了养老机构才能切实的解决我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现如今养老机构无论从立法、制度、服务各个方面都不尽完善,这一系列的养老问题都有待我们深入的解决,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人口学、社会学、精算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各种对比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并探索我国养老机构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很好的应对,未来迅速加深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全书共五章。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机构养老模式及相关理论分析。首先是提出机构养老的概念及其他所包括的范围;其次,在回顾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展开其发展演变的趋势,得出世界人口老龄化将不断加深的结论,并归纳了其特点;最后,重点以我国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回顾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过程,指出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人口老龄化进程,20世纪最后30年里老龄化缓慢发展,预计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2020——2030年将成为人口老龄化暗战速度最快的时期,然后老龄化速度将有所减缓,但老龄化趋势将保持下去,并总结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二是未富先老;三是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较大的地区、性别差异。并对机构养老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论文第二部分对我国机构养老及其定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机构养老的相关理论知识,养老机构在学术界的范畴主要是根据养老机构的特点,将养老机构分为福利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的养老机构。福利性养老机构(即公办养老机构)是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的养老服务机构,其中包括:国家主办和集体主办两种。通过种种理论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机构养老发展的问题,经过对机构养老发展问题的深刻分析,以山东省为例,得出了为何机构养老会遇到种种困难,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养老机构缺乏规范的管理和指导 二、对养老机构的定位有偏差,导致养老机构自身发展不均衡 三、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 四、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养老机构发展的差距很大 五、养老机构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论文第三部分经过总结我国机构养老的发展存在两种现状 第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政府对养老机构的发展也有了明确的方向,由原来的救济转为社会福利化的社会养老模式,让更多的人收益,最终达到全民都能老有所养。 第二是养老机构由原来的公办逐渐转型,国家也在大力促进私立养老院的承办,,通过私营养老机构解决国家现在面临的老龄化严重,养老床位紧缺的问题。 通过中国机构养老的现状分析出机构养老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立法的缺失;政府对机构养老没有长远的规划、政府的优惠政策,资金扶持问题较弱、养老机构资金能力匮乏、整体规划不明确,机构养老的各项资源和网路建设不完善等等。 论文第四部分是通过举证国外养老机构的经验,分别介绍了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系列养老措施与政策。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了解到国外养老模式的发展水平,同样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启示如下: 一、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实施多元化发展 二、要完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能力 三、运用更多的社会团体进行参与,政府进行高效的管理 四、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论文第五部分通过以上种种分析,得出我国要切实的解决老龄化问题,发展机构养老模式必须要有5大措施: 措施一:.加大投入,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 措施一:.群策群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功能,落实老有所养 措施一:.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扶持力度 措施一:.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 措施一:.加强领导和监管,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运用以上五大措施便可很好的完善机构养老模式,让我国早日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大难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机构养老服务 机构养老模式 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69.6;C924.24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3
- 第1章 导论13-20
- 1.1 选题意义13-15
- 1.1.1 理论意义13
- 1.1.2 现实意义13-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2.1 福利政策角度15-16
- 1.2.2 老年人生活精神领域16
- 1.2.3 老年人医学及生活护理16-17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17-20
- 1.3.1 研究方法17-18
- 1.3.2 研究框架18-20
- 第2章 机构养老模式及相关理论分析20-29
- 2.1 机构养老的定义及其范畴20-21
- 2.2 机构养老的相关理论21-23
- 2.2.1 社会服务的多样化21-22
- 2.2.2 社会化养老的发展22
- 2.2.3 供需管理理论22
- 2.2.4 经济基础理论22-23
- 2.3 机构养老发展的问题研究23-29
- 2.3.1 养老机构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23-24
- 2.3.2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养老机构发展的差距很大24-25
- 2.3.3 对养老机构的定位有偏差,导致养老机构自身发展不均衡25
- 2.3.4 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25-28
- 2.3.5 养老机构缺乏规范的管理和指导28-29
- 第3章 中国机构养老发展现状及问题29-33
- 3.1 机构养老发展现状29-30
- 3.1.1 逐步落实机构养老政策29
- 3.1.2 机构养老模式高速发展29-30
- 3.2 机构养老存在问题30-33
- 3.2.1 从政府方面来讲主要又分为:30-31
- 3.2.2 从养老机构本身来说31-33
- 第4章 国外机构养老经验借鉴33-38
- 4.1 英国33
- 4.2 美国33-34
- 4.3 新加坡34-35
- 4.4 国外机构养老经验对我们的启示35-38
- 4.4.1 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实施多元化发展35
- 4.4.2 要完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能力35
- 4.4.3 运用更多的社会团体进行参与,政府进行高效的管理35-36
- 4.4.4 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36-38
- 第5章 促进机构养老发展的对策措施38-45
- 5.1 加大投入,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38
- 5.2 群策群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功能,落实老有所养38-39
- 5.3 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扶持力度39-40
- 5.4 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40-42
- 5.4.1 主导支持40
- 5.4.2 制度安排40-42
- 5.5 加强领导和监管,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42-45
- 5.5.1 政策及早落实,法律法规建立完善42-43
- 5.5.2 服务内容的监管43
- 5.5.3 行业准入监管43
- 5.5.4 建设设施的监管43
- 5.5.5 价格监管43
- 5.5.6 人员素质监管43-44
- 5.5.7 信息披露监管44
- 5.5.8 年检监管44-45
- 注释45-46
- 参考文献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嘉琳;曹苏娟;罗敏;;北京市9所城区养老服务机构304位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10期
2 李若建;不同职业背景老年人生活及养老模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727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279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