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9 06:36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 社会发展 未富先老


【摘要】:自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急剧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同时,医疗水平的发展使人口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这些都对我国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时期,我国已经迈进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行列,而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养老负担的加重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巨大,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前,加大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力度,增强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的掌握,并根据老龄化的发展特点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是促进我国从社会、个人到国家层面更加理性科学找到应对老龄化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摆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在对我国老龄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对马克思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和可持续发展人口理论等传统的和现代的人口理论进行了梳理,对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确定,通过对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概括和归纳,对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更深刻更全面的掌握,对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和定义也更加明晰。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资料,本文对我国当前的老龄化现状、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大,老龄人口中的老年人口增长趋势明显,这种日趋明显的老龄化趋势与我国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为此,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和特点原因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看清未来应对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产生,除了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之外,主要就是受到我国生育观念转变和生育政策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未来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时,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首先是引导生育观念的转变,逐渐放开生育政策,从而保障未来我国的劳动力人口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次,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要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等多方面推进老年人口养老保障的进步和发展;最后,为了提高我国的社会养老能力和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养老问题,要加快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改善区域性的人口结构。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会发展 未富先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24.21;D669.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2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1.1.1 研究目的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10-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 创新尝试11-12
  • 2 本文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12-22
  • 2.1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12
  • 2.1.1 老龄人口的含义12
  • 2.1.2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12
  • 2.2 理论依据12-22
  • 2.2.1 马克思人口理论12-15
  • 2.2.2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15-18
  • 2.2.3 马寅初人口理论18-19
  • 2.2.4 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19-22
  • 3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影响22-30
  • 3.1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22-23
  • 3.1.1 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22
  • 3.1.2 当前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和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分析22-23
  • 3.1.3 老龄化程度发展预测23
  • 3.2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23-26
  • 3.2.1 人口老龄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24
  • 3.2.2 老年人口数量大,高龄化趋势明显24-25
  • 3.2.3 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未富先老25
  • 3.2.4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25-26
  • 3.3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6-30
  • 3.3.1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6-28
  • 3.3.2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8-29
  • 3.3.3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道德发展的影响29-30
  • 4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原因分析30-34
  • 4.1 人均寿命的延长30
  • 4.2 生育观念的转变30-31
  • 4.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31-34
  • 5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初探34-46
  • 5.1 引导、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34-35
  • 5.2 积极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体系35-42
  • 5.2.1 建设老龄化社会的基础养老设施35-36
  • 5.2.2 加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36
  • 5.2.3 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36-37
  • 5.2.4 关爱社会老龄化弱势群体37-38
  • 5.2.5 完善人口政策38-42
  • 5.3 提高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缓解经济压力42-46
  • 5.3.1 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的关系42-43
  • 5.3.2 合理改善区域性人口结构促进经济发展43-44
  • 5.3.3 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44-45
  • 5.3.4 促进经济发展缓解经济压力45-46
  • 结语46-48
  • 致谢48-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老龄化的日本社会面临多重危机[J];中国工会财会;2007年04期

2 邱红;刘莹;;吉林省老年人口残疾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年08期

3 李秀英;;日本老龄化社会及其问题浅析[J];日本研究;1989年03期

4 韩铎;日本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棘手问题——“谁养活谁”问题在日本[J];日本问题;1990年04期

5 文军;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探略[J];理论学习月刊;1995年06期

6 ;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J];前进论坛;1999年05期

7 周润健;;60岁以上老年人我国超过1.5亿[J];党政干部文摘;2009年05期

8 杜晓;;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J];共产党员;2009年23期

9 李敏;;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明年将突破2亿[J];老同志之友;2012年24期

10 东明;老年人口讯息两则[J];长寿;199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老年人口资料[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2 杨光;;我国老年人口日渐贫穷化(资料)[A];全国首次省级老年学学会工作座谈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一民;;福建老年人口与养老保障问题研究[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4 苗瑞凤;;农村进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Howard Bergman;Sathya Karunananthan;Pascal Bovet;Luis Miguel Gutierrez-Robledo;Jenny Brodsky;;理解和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全球性挑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6 李洁明;艾慧;;依托社会资本 推进养老产业化[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7 仓弼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社会意义及其对策[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8 徐勤;原野;;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现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孙学士;;老年人再婚家庭问题及对策探微[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宗传;;湖北省老年人口婚姻状况及与全国比较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力;河北: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10万[N];中国老年报;2007年

2 记者 郑红邋通讯员 刘鑫;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323万[N];解放日报;2007年

3 陈嘉;我市老年人口全省居首[N];嘉兴日报;2007年

4 阿荣;我区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6万[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5 记者 杨炳珑;我国老年人口数达到1.4657亿[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记者 黄波;我市老年人口已达31.7万[N];抚顺日报;2008年

7 王育华;全市老年人口已达24.5万[N];太行日报;2010年

8 记者 谈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331.02万[N];解放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莉莉;我市老年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N];青岛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陈程;哈市老年人口突破150万[N];哈尔滨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晓辰;上海市老年人口自理能力状况与养老服务需求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李昂;2010-2050年中国老年痴呆的预测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叶晗;代际支持对城镇中老年人口劳动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程华;江西农村社区贫困老年人口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郑运鸿;基于多尺度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6 杨帆;浙江、甘肃两省老年人口医疗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泉葆;南京市老年人口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探析[D];东南大学;2015年

8 周昕;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9 涂庆;重庆市渝中区老年人口医疗卫生服务现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10 冯驰;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辽宁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51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51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