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吴江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研究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起计划生育作为国策开始大规模推广实施。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增长放缓,总生育水平下降且保持到了较低水平,人口压力的减少也同时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逐步成为合理引导我国居民生育意愿与行为的一项重要政策,且通过实践证明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演变,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不少人口社会问题,如计划生育的家庭父母养老问题,贫困计划生育家庭保障问题等。生育政策也从“独生子女”过渡到“单独二孩”再到即将执行的“全面二孩”。目前吴江区现有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未能很好应对新的人口形势和生育政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研究寻找当前吴江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寻求完善的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数据分析法。首先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人口生育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追述中国计生利益导向激励政策三十余年建立演变过程入手,分析当前面临的新人口形势要求,整理现行的国家和江苏省层面的激励政策,和吴江区地方性自主配套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对如何完善吴江区利益导向激励政策进行研究和探讨。吴江区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人口形势:生育水平极低,生育意愿不高,失独家庭生活困难,老龄化严重且养老服务不足,流动人口量大,生育政策逐步放宽。所以吴江区除了执行落实国家和江苏省要求的现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之外,也自主创新了多项地方特色配套政策,涵盖:养老救助,健康技术服务,意外救助补偿等方面,这些政策针对性强,执行落实到位,有利的促进吴江区实现十二五人口规划要求的主要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解决人口协调发展问题”。但激励政策的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奖励政策落后于当地经济水平,部分政策的执行主体需调整,政策执行标准不统一。针对以上新人口形势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了符合吴江区实际的利益导向激励政策完善建议,包括:由政府担任政策执行主体,完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均等享有激励政策,引导群众在政策内合理生育等。
【关键词】:吴江区 计划生育 利益导向激励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4.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9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的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的理论依据11-13
- 1.2.1.人口控制理论11-12
- 1.2.2 供给和需求理论12-13
- 1.2.3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13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8
- 1.3.1 国内研究13-15
- 1.3.2 国外研究15-17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7-18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18
- 1.5 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概述19-24
- 2.1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的定义与特征19
- 2.1.1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的定义19
- 2.1.2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的特征19
- 2.2 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的建立过程19-22
- 2.2.1 免费技术服务为主的阶段20
- 2.2.2 与社会福利相关的阶段20-21
- 2.2.3 以扶持计生家庭经营生产为主的阶段21
- 2.2.4 以提高计生家庭社会保障为主的阶段21-22
- 2.3 运用相关理论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定性分析22-24
- 第三章 吴江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的实施现状24-36
- 3.1 吴江区计划生育工作概述24
- 3.2 当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面临的新人口形势24-30
- 3.2.1 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均低24-26
- 3.2.2 计划生育失独家庭问题凸显26
- 3.2.3 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服务不足26-28
- 3.2.4 流动人口数量大28
- 3.2.5 出生人口性别比依然偏高28-30
- 3.2.6 出生人口素质受到重视30
- 3.3 国家和江苏省规定的利益导向激励政策30-31
- 3.3.1 奖励性政策30
- 3.3.2 救助性政策30-31
- 3.3.3 负激励性政策31
- 3.4 吴江区地方自主配套政策31-34
- 3.4.1 奖励性政策31-32
- 3.4.2 救助补偿性政策32
- 3.4.3 扶贫帮困性政策32-34
- 3.5 吴江区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的目标和效果34-36
- 第四章 吴江区计生利益导向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6-39
- 4.1 当前吴江区利益导向政策存在的问题36-37
- 4.1.1 奖励政策落后于吴江经济水平36-37
- 4.1.2 部分政策的执行主体需要改变37
- 4.1.3 执行标准因人而异37
- 4.2 吴江区利益导向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37-39
- 4.2.1 奖励政策标准缺乏动态调整机制37-38
- 4.2.2 政府对自身主体地位认识不足38
- 4.2.3 不合理身份制度未能消除38-39
- 第五章 对吴江区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和政策的完善建议39-43
- 5.1 对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完善39-40
- 5.2 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激励政策的完善建议40-43
- 5.2.1 政策执行主体需调整40
- 5.2.2 完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政策40
- 5.2.3 引导群众“在政策内合理生育”40-41
- 5.2.4 引导群众优生优育41
- 5.2.5 完善计生家庭养老政策41
- 5.2.6 拓展计生激励政策的对象41-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智雷;徐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家庭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J];南方人口;2014年01期
2 王海东;方援建;魏云鹏;桂熠;李青俊;;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2年10期
3 杨岚;;论双因素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0年19期
4 李兰永;;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机制研究——以山东省J县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宋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政策回应与效果——兼论县级层面社会政策协调的探索与启示[J];人口研究;2009年04期
6 江波;赵利生;;农民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评价——基于对陕西部分农村社区的走访调研[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胡茂新;李桂逯;赵文霞;;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以淮安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9年02期
8 姚兴云;付少平;;韩国人口政策及其对中国农村人口政策的启示[J];西北人口;2009年02期
9 杨培灵;彭尚平;;期望理论和双因素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
10 顾晓阳;马芳成;金波;李媛;;建立和完善本溪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J];人口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锦;H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康健;巩义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崔秀莲;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利益导向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戚红娟;广东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李丽妍;欧洲典型国家生育水平变动后果及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2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7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