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空间面板联立方程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空间面板联立方程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人力资本 城镇化 空间面板联立方程 GMMSLS 空间溢出效应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和利用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来构建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口城镇化率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当人口城镇化率低于45.49%时,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反之,边际效应是递增的;第三产业占比、人均GDP、人力资本和第三产业的空间溢出项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交叉项也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正向效应,说明第三产业增加了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的边际效应。同样,人力资本积累也对城镇化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二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第三产业,另外,人均受教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镇化的溢出效应均推动城镇化进程。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临沂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城镇化 空间面板联立方程 GMMSLS 空间溢出效应
【基金】:2012年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区域人力资本的测算与收敛性的空间计量研究”,基金编号:2012LZ034
【分类号】:C92-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3年的53.73%2,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53%)3。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对本国和全球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方;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赖德胜,郑勤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郭志仪;常晔;;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4 厉以贤;农村城市化与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4期
5 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6 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7 蒋伟;;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04期
8 盖志毅;城镇化与农民人力资本积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06期
9 王金营;董正信;兰学莉;;人口城镇化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效用发挥影响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5年06期
10 刘盛和;蒋芳;张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J];人口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裘建闽;叶滢;易清传;;江西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教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2 赖德胜,郑勤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杨政;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城市知觉和社会适应[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5 窦金波;;如何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孟陶然;;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科学发展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7 贺青;;浅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人口城市化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8 刘博轩;;三大产业对城镇化各阶段的影响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9 常戍;;直辖以来重庆城市化动力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2期
10 方向新;西部大开发格局中城市化的推进[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海云;;迁徙政策、城市贫困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宋明爽;;城市化战略与政策取向分析[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利波;马和;张远景;;基于宏观尺度中国城市化阶段划分的再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九霞;;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5 丁任重;李标;;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缺口”与弥补[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6 陈宗峰;刘彦随;;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空间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7 YANG Ren;LIU Yansui;QIAO Luyin;;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Applied RS and Geographical Detector Methods in the Bohai Rim of China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Appl[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周明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马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10 张杰;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静;小城镇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黄桂然;鲁苏人力资本水平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志建;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梯度”现象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6 王立霞;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结构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勇;河南省城市化质量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佳;城市规模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9 刘磊磊;兵地共建的城市化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10 刘莹;城市近郊农村居民旅游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方;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蔡f ,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魏后凯;;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1期
4 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宁登,蒋亮;转型时期的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6 汪光焘;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7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城市问题;2008年12期
8 李青,陶阳;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J];城市问题;1999年01期
9 宁登;谈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论二元城镇化战略实施[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1期
10 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彤;;论人力资本积累主导型发展模式[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张义柱;;在创新中加强人力资本积累[J];开放导报;2014年02期
3 盖志毅;城镇化与农民人力资本积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06期
4 徐_,
本文编号:781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8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