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1:14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筹集模式 个人账户


【摘要】:随着我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我省已于2005年便不可逆转的进入了老龄社会。2010年黑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32%。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人口集团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及以上,它就将进入老年型社会。由此可见,,我省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据统计,我省不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而且绝对数量也在迅速增长。老龄社会的日趋严重发展,不断地冲击着并不完善的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我国一直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新旧制度转制和具体施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转轨成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大、个人账户空账、养老保险体系层次低、基金的监管与增值等。而黑龙江省作为中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输出,要实现公平公正全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障,黑龙江省面对的局面却更加复杂。 本文以人口学、人口统计学和养老保险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研究我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现状。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一条适合我省甚至全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途径。本文将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对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基础理论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现状、发展趋势等进行描述、归纳、概括,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黑龙江省养老保险的影响;四是针对我省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筹集模式 个人账户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42.67;C924.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1-13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3-19
  • 2.1 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及特征13-16
  • 2.1.1 养老保险的定义13
  • 2.1.2 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及保障水平13-14
  • 2.1.3 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14-15
  • 2.1.4 养老保险的特征15-16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16-19
  • 2.2.1 国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16-17
  • 2.2.2 国内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17-19
  • 第3章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19-43
  • 3.1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演变19-30
  • 3.1.1 总人口自然变动状况19-21
  • 3.1.2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变化21-24
  • 3.1.3 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演变24-28
  • 3.1.4 老年抚养系数的变化28-30
  • 3.2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30-31
  • 3.3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成因31-35
  • 3.3.1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31-34
  • 3.3.2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分析34-35
  • 3.4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35-43
  • 3.4.1 预测结果36-41
  • 3.4.2 预测结果分析41-43
  • 第4章 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制度沿革及现状43-47
  • 4.1 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43-45
  • 4.2 黑龙江省养老保险现状45-47
  • 第5章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47-51
  • 5.1 职工的负担系数加大47
  • 5.2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47-48
  • 5.3 个人账户透支48-49
  • 5.4 高龄、独居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障亟待解决49-50
  • 5.5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待完善50-51
  • 5.5.1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50
  • 5.5.2 碎片化的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亟需提高统筹层次50-51
  • 第6章 完善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51-55
  • 6.1 完善并落实黑龙江省养老保险法律法规51
  • 6.2 补偿老职工的隐性负债51-52
  • 6.3 做实个人账户,解决透支问题52-53
  • 6.4 加强养老金的统筹监管,确保基金保值增值53-54
  • 6.5 完善我省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54-55
  • 结束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菀华,高建伟;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胡秋明;;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内部收益率的比较分析[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3 郑春荣;;基于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目标模式[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4 丛春霞;;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11期

5 蔡f ,孟昕,王美艳;中国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保障改革:挑战与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4期

6 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7 李凤月;;社会福利提供主体多元化的经济学原理及启示[J];消费导刊;2007年09期

8 柏杰;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9 黄瑞;;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西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经济师;2010年02期

10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1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81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