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人口数量现状的成因分析—通过历史计量视角
本文关键词:中国姓氏人口数量现状的成因分析—通过历史计量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姓氏人口数量 历史计量 多元回归 倾向得分匹配 成因分析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而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当属中国独特的姓氏文化。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姓氏数量也十分庞大,然而常用姓氏却相对稀少且集中,全国87%的人口数量仅由100个姓氏覆盖,99%的人口数量仅由500个姓氏覆盖。这几百个姓氏是如何淌过漫漫的历史长河而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兴盛不衰的呢?本文想要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研究中国姓氏的文章有很多,而定量分析某些姓氏强大繁衍力原因的文章目前还没有。本文创新性地使用历史计量方法,对2012年中国汉族人口数量排名前500的姓氏进行定量分析,找出了中国姓氏人口数量现状的几个主要形成原因。具体做法为: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姓氏人口数量现状的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建立数据库,最后使用计量方法(本文使用了多元回归方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这些因素对于姓氏人口数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并得出实证结果。实证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姓氏存在时间、姓氏是否曾经作为国姓及作为国姓时间的长短、姓氏的复杂程度均对姓氏人口数量现状的形成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但它们对姓氏人口数量的影响方式各不相同。姓氏存在时间、姓氏是否作为国姓以及姓氏作为国姓时间的长短均影响了该姓氏人口的生育率,从而影响人口数量;而姓氏是否曾经作为国姓以及作为国姓时间的长短则影响了人民对于该姓氏的采纳率,从而影响人口数量,而当控制住国姓对人口数量的这一正向影响之后,作为国姓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有可能使得该姓氏人口数量减少;姓氏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姓氏的采纳率,从而影响姓氏人口数量。倾向得分匹配的实证结果进一步修正了姓氏是否作为国姓对姓氏人口数量的影响力大小。正是由于或历史悠久,或曾作为国姓,或姓氏复杂度低,使得张王李刘等姓氏成为如今的中国大姓,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一代代繁衍下去。本文对我国姓氏人口数量现状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创新性的定量分析,是计量经济学在史学方面的一次成功应用,为今后对姓氏人口数量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也拓展了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具有较高的开拓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姓氏人口数量 历史计量 多元回归 倾向得分匹配 成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2-0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14
- 1.1 姓氏简介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12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12-14
- 第2章 文献综述14-19
- 2.1 关于历史计量学的研究14
- 2.2 关于姓氏的研究14-16
- 2.3 对中国姓氏起源的研究16-19
- 第3章 历史计量学简介19-23
- 3.1 历史计量学的起源19
- 3.2 历史计量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9-20
- 3.2.1 历史计量学在国外的发展19-20
- 3.2.2 历史计量学在国内的发展20
- 3.3 本文所采用的计量方法20-23
- 3.3.1 多元回归分析20-21
- 3.3.2 倾向得分匹配21-23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23-29
- 4.1 变量选取23-24
- 4.2 数据处理24-28
- 4.3 模型建立28-29
- 4.3.1 多元回归模型28
- 4.3.2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28-29
- 第5章 实证分析29-48
- 5.1 Zipf's Law(齐普夫定律)29-30
- 5.2 姓氏存在时间对人口数量的影响30-33
- 5.3 国姓对人口数量的影响33-39
- 5.3.1 作为国姓的时间对人口数量的影响33-36
- 5.3.2 是否曾作为国姓对人口数量的影响36-38
- 5.3.3 是否作为国姓的倾向得分匹配研究38-39
- 5.4 国姓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方式39-48
- 5.4.1 姓氏采纳率对人口数量的影响40-42
- 5.4.2 国姓对人口数量的正向效应42-48
- 第6章 结论48-51
- 6.1 主要结论48-49
- 6.2 贡献与不足49-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附件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启玲 ,吴凤飞;二十五个人口稠密国家在1985、2000、2025年的人口数量[J];人口学刊;1987年03期
2 关秀芳;梁中堂;;人口数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南方人口;1987年04期
3 豆豆龙;;帮助野生动植物[J];中华少年(DK少年百科);2012年06期
4 杨建梅;;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人口数量[J];中亚信息;2002年08期
5 尹文耀;21世纪中国人口数量与发展的矛盾分析和战略选择[J];人口研究;2001年06期
6 张静,王兴华;人口数量的建模预测[J];中国统计;2001年11期
7 张静,王兴华;利用神经网络预测人口数量[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邓正琦;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分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丽;关于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之讨论——“一个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一种合理的生活水平”[J];技术经济;2003年09期
10 钱素萍;人口数量的几种估计方法[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巍;;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2 赵耀;;从提高劳动力质量看控制人口数量[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3 李建新;;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再思考[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4 李明月;胡竹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人口数量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贾雅丽;尚凤珍;;浅谈人口与环境保护[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刘云中;劳动人口数量不唯一重要[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2 省人口委党组书记 主任 苏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着力解决好人口数量问题[N];甘肃日报;2013年
3 记者 沙兆华;老年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N];湖南日报;2013年
4 赵宇峰;人口数量的公共政策效应[N];中国人口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崔立勇;北京到底有多少人[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付子英 刘铮;大陆人口数量城镇首超农村[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周永康;控人口数量 建生态屏障[N];中国人口报;2000年
8 中国人口学会 张敏才;美国高度关注本国人口数量[N];中国人口报;2005年
9 魏萍;西藏藏族人口数量翻番素质提高[N];健康报;2008年
10 张舵 杨晓君;人口和资源消耗只要在“涨”,单一提高环境质量就不可能[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钟启平;六次人口普查布依族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动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2 刘春雨;中国姓氏人口数量现状的成因分析—通过历史计量视角[D];山东大学;2016年
3 左永君;新疆人口数量时序变化与空间结构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4 蒋赛;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与结构的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鲁魁锋;近20年来新疆人口时空变化特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6 敖日杨古;蒙古族人口数量变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7 黄靖钺;建国以来黔东南苗族人口数量变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35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83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