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预期寿命评估——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预期寿命评估——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1981年的中国人口生命表为模型生命表对2010年的人口按龄死亡模式进行修正,测算2010年的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1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下降至5.58‰;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超过73岁,女性预期寿命为78岁;近10年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幅超过4岁,高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然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婴幼儿和老年人口存在严重的死亡漏报,现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制度因素的制约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巨大挑战。偏高的女婴死亡率虽然较2000年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对女性的社会歧视仍在威胁中国的人口安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关键词】: 中国人口 死亡水平 预期寿命 性别模式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老年人长期照料需求评估及对策分析(09YJC840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重点项目:关于改善老龄健康保障机制和科学管理效益的研究(7123300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的照料方式及相关问题研究(10CRK013)
【分类号】:C924.24
【正文快照】: 人口的健康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而死亡水平从一个角度真实地反映了人口的健康状况。死亡的测量指标诸如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等既是测量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和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对于死亡的分析不仅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方回;试论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J];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02期
2 涂子贤,王仁安;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1995年02期
3 杨雪;吉林省人口死亡水平的量化研究[J];人口学刊;1998年05期
4 翟振武;中国1981—1987年人口死亡水平及模式的变化趋势[J];人口学刊;1989年02期
5 亓昕;中国不同地区死亡水平差异的模型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03期
6 张菊英,吴涛,张强;我国各省(市)死亡水平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7 葛娟;;伊犁地区2001~2005年人口死亡水平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12期
8 桂风云;魏传华;程硕;;基于六普数据我国省域死亡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9 亓昕;死亡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年05期
10 刘会敏;牛叔文;杨振;;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郑灵巧;城乡恶性肿瘤死亡水平持续上升[N];健康报;2008年
2 通讯员 冷光鸣 记者 胡德荣;上海共有癌症患者25万人[N];健康报;2013年
3 杨金华 记者 余红举;洪城人口身体健康率全省最高[N];南昌日报;2006年
4 张雪 章栋成;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20年增长近5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5 李晓宏 张玉洁;健康寿命比寿命更重要[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艳枝;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薛茗月;新疆人口死亡水平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3 王倩;山东省人口死亡水平估计和死亡水平差异及死亡原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姜泽春;乳山市2006~2007年居民死亡水平、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及其疾病负担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翟德华;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省区常住人口死亡水平差异初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赛金玉;威海市文登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变化趋势与疾病负担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2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94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