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理论与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迁移 农村社区 参与式 “巢论” 民勤绿洲
【摘要】:在干旱区绿洲发展演变过程中,人口迁移对当地经济、社会及环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河西走廊中部、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较为典型,现已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民勤绿洲农村社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引发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导致其人口持续外流,对当地村落演化、农业发展、环境变迁以及农户家庭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和社区农户参与式访谈,对民勤绿洲近25年来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进行综合整理;从迁移人口属性、迁移空间特征、迁移方式和驱动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近10年来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绿洲上、中、下游空间分布以及若干民勤绿洲典型社区建设,选取蔡旗村、邓岔村、外西村以及煌辉村、正新村5个典型农村社区进行人口迁移状况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人口迁移以外迁(迁出、外流)为主,外迁人口约占总迁移人口的90%;迁移人口数量随年龄增长,先增多后减少,在20—30岁之间时,达到最大;迁移人口以男性居多,男女性别比随年龄增长先微弱减小后迅速增大再减小到零值;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高中以上占72.83%;人口迁移后职业以外出打工居首,占40.58%。 (2)人口迁移迁出地农户户均迁移量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从上游、中游到下游,先减小后增大;迁入地主要集中在民勤县城、金昌、武威市区、兰州、酒泉以及东部沿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外地区,以中、短距离迁移为主。 (3)人口迁移方式主要包括:自主迁移、院校招生、企业招工和婚嫁迁移等,其中,自主迁移占一半以上。人口迁移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生态环境、政策、家庭以及历史等5类。 然后,本文尝试从家庭视角提出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理论——“巢论”,即:“弃巢”、“离巢”、“多巢”、“客巢”、“归巢”等5种人口迁移家庭模式,分别对不同模式进行特征、不足分析,并进行关系研究。 最后,本研究对实证研究区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当地人口结构失衡、户籍问题、土地分配与水权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季节性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地缓解措施与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人口迁移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移民政策,大力发展并完善教育移民政策,以及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人口迁移 农村社区 参与式 “巢论” 民勤绿洲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2-14
- 1.2.1 研究方法12-13
- 1.2.2 数据来源13-14
- 1.3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14-15
- 1.3.1 基本思路14-15
- 1.3.2 技术路线15
- 1.4 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与进展16-23
- 2.1 人口迁移概念16-17
- 2.2 国外研究理论17-20
- 2.3 国内研究进展20-21
- 2.4 民勤绿洲人口迁移相关研究21-23
- 第三章 民勤绿洲人口迁移现状与特征分析23-38
- 3.1 研究区概况23-25
- 3.1.1 地理区位23
- 3.1.2 自然地理环境23-24
- 3.1.3 社会经济发展24-25
- 3.2 民勤绿洲人口历史与迁移概况25-28
- 3.3 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特征分析28-38
- 3.3.1 迁移人口属性分析29-32
- 3.3.2 人口迁移空间特征分析32-34
- 3.3.3 人口迁移方式分析34-35
- 3.3.4 人口迁移驱动因素分析35-38
- 第四章 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实证研究38-46
- 4.1 实证研究之绿洲上游——蔡旗村39
- 4.2 实证研究之绿洲中游——邓岔村39-40
- 4.3 实证研究之绿洲下游——外西村40-41
- 4.4 实证研究之整村搬迁——煌辉村41-42
- 4.5 实证研究之“正新模式”——正新村42-43
- 4.6 实证案例对比与分析43-46
- 第五章 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模式与理论探索46-55
- 5.1 传统人口迁移模式46-48
- 5.1.1 自发迁移46
- 5.1.2 政府组织迁移46-47
- 5.1.3 教育迁移47-48
- 5.1.4 模式对比分析48
- 5.2 家庭视角下的人口迁移模式——“巢论”48-55
- 5.2.1 “弃巢”家庭迁移模式主要特征49-50
- 5.2.2 “离巢”家庭迁移模式主要特征50-51
- 5.2.3 “多巢”家庭迁移模式主要特征51-52
- 5.2.4 “客巢”家庭迁移模式主要特征52-53
- 5.2.5 “归巢”家庭迁移模式主要特征53
- 5.2.6 不同家庭模式关系分析研究53-55
- 第六章 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问题与建议55-60
- 6.1 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问题55-57
- 6.1.1 人口结构失衡55
- 6.1.2 户籍、土地与水权问题55-56
- 6.1.3 教育移民的困境56
- 6.1.4 子女教育成长问题56
- 6.1.5 劳动力季节性不足56-57
- 6.1.6 移民选址难57
- 6.2 民勤绿洲农村社区人口迁移建议57-60
- 6.2.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人口迁移模式57-58
- 6.2.2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移民政策58
- 6.2.3 大力发展并完善教育移民政策58-59
- 6.2.4 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59-60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0-61
- 7.1 主要结论60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4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66
- 附录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天玲;;民勤县教育移民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王德;叶晖;;我国地域经济差异与人口迁移研究[J];城市规划;2006年09期
3 顾朝林,蔡建明,张伟,马清裕,陈振光,李王鸣,沈道齐;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03期
4 柴彦威,胡智勇,仵宗卿;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00年04期
5 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6 马芒;农村社区发展的特征与功能[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10期
7 李根寿;廖运生;;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5年12期
8 尹秀娟;罗亚萍;;“三江源”生态移民与迁入地城镇化建设[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马侠;人口迁移的理论和模式[J];人口与经济;1992年03期
10 王桂新;董春;;中国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敏;民勤绿洲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环境变化公众理解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毕文国;转型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秦小东;沙漠化地区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75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97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