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革命时期的思想交锋_《山西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7 12:37

  本文关键词:阎锡山用民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03年

重构中的乡村政权

孟富国  

【摘要】: 乡村政权的转型是指乡村政权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过程。本文所指的乡村政权的转型是指由传统乡村政权向近代乡村政权的过渡与转化过程,即由传统的、混乱无序的保甲制、里甲制、乡制向近代系统的、规范的、带有民主气息的村制、村自治转变。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期,科举制的废除,皇权的倾覆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这一变动的最主要标识,可称为“千古未有的变局”。这一变局又孕育了中国传统乡村政权变动的因子,而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传入和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提倡对20-30年代乡村政权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山西乡村政权建设打破了传统的“王权止于县政”的局面,把国家政权下移到村一级,,实现了乡村政权的历史性变革。在传统乡村政权中,保甲制负责维护乡村治安,里甲制负责征收赋税,社会功能极为单一。虽然清王朝在清末新政中推行城乡自治,废除保甲制,但它这种短暂而又虎头蛇尾的气魄不足以重塑乡村政权的权威,致使山西传统乡村政权仍处于保甲制、里甲制、乡制混用的局面。阎锡山上台后,着手对山西传统乡村政权进行整合,推行村制,使全省乡村有了统一的编制和统一的政权。不过,村制起初是一种行政制度,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阎氏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村制,实行村自治,即由原来的行政制度向自治制度演变,并提出了以实现孙中山“三民主义”为目标的政治口号,于是建立了村民会议、村公所、村监察委员会、息讼会等民主办事机构。村政在用人方面为了弥补政权下移所带来的经费短缺和政权本身所需要的文化底蕴的不足,吸收乡村社会中的新绅作为权力中心,并对他们的权力进行监督和限制。转型后的乡村政权,它的社会功能随之发生了变动,主要体现在更加有效地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兴利除弊,普及义务教育等方面。山西村政建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全国的地方自治、乡村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国共两党作出不同的评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5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史的回顾7-11
  • (一) 问题的提出7-8
  • (二) 学术史的回顾8-11
  • 第二章 传统乡村政权结构11-18
  • (一) 传统乡村政权结构及其近代化的界定11-12
  • (二) 传统乡村政权组织机构的混乱12-14
  • (三) 传统乡村政权的权力中心及其社会功能14-16
  • (四) 传统乡村政权运行的失控16-18
  • 第三章 山西乡村政权的转型18-36
  • (一) 乡村政权组织机构的建立19-21
  • (二) 山西乡村政权的变革21-27
  • (三) 乡村政权的权力变动27-33
  • (四) 30年代初乡村政权的完善33-36
  • 第四章 乡村政权的运行36-43
  • (一) 乡村政权--村制,建立后的社会功能36-40
  • (二) 村自治的运行情况40-43
  • 第五章 国共两党对山西村政的评价43-45
  • (一) 国民政府对山西村政的评价43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山西村政的评价43-45
  • 主要参考文献45-46
  • 后记4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丰箫;1945-1949年浙江省嘉兴乡镇自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端龙云;张鸣祥;;红军针对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工作的原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2 周树勇;;华北最后一战——纪念太原暨山西解放六十周年[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勇红,梁四宝;阎锡山农业经济思想及其特点[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张连红;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政策的实施与各省地方政府的反应[J];民国档案;2000年02期

    5 韩玲梅;阎锡山研究综述——以政治思想为主线[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6 刘志强;;民初民主共和观念史论[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王梦庆;阎锡山与旧山西的经济架构[J];生产力研究;2004年04期

    8 隆鸿昊;;从太原会战看抗战初期国共军事合作[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9 刘峰搏;;民国初期“晋钞”的发行述论[J];山西档案;2008年01期

    10 光梅红;;西北农民银行成立原因探析[J];山西档案;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安中;国民政府军事工业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3 王里鹏;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949-1956)[D];山西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红;1935-1940年阎锡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转朋;论阎锡山的乡村治理思想(1917-1928)[D];湘潭大学;2011年

    3 刘鹏;西北实业公司研究(1945-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4 谢晓敏;民国时期山西党政军期刊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张苏梅;民国时期阎锡山统治区的山西图书出版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何赵云;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D];山西大学;2011年

    7 王旭东;赵戴文政治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王昱;阎锡山用民思想初探[D];山西大学;2011年

    9 徐春慧;阎锡山与山西军火工业[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慧;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刚;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县自治[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2 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吴家林;;北平地下党的斗争与中国革命的道路[J];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4 周松青;公共领域与上海地方自治的起源[J];档案与史学;1998年01期

    5 张玲;战后苏北旅沪同乡团体的救济难民工作[J];档案与史学;2000年05期

    6 洪英;孙中山先生地方自治思想综述[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7 黄世虎,赵建梅;村民自治背景下乡镇政府权威弱化问题分析[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02期

    8 曾志刚,胡宜;社会授权:重构农村基层政权权威与效率的基础[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04期

    9 王平;民国时期武昌县迁治纷争始末[J];湖北文史资料;2002年03期

    10 肖如平;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李浩贤;地方自治的主张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圣育;近代乡村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尹红群;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与地方财政(1927-1945)[D];浙江大学;2005年

    6 冯小红;乡村治理转型期的县财政研究(1928-1937)[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广东新县制下乡(镇)村基层政权建设(1940-1945)[D];暨南大学;2003年

    2 李奇;清末苏南地方自治中的县乡选举(1909—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雯;民国后期江西推行新县制的历史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涛;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困厄与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5 唐富满;《东方杂志》与清末立宪宣传[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夏祥红;近代苏中城市市政现代化研究(1895—1937)[D];扬州大学;2002年

    7 韩振国;村选及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走向[D];山西大学;2004年

    8 程郁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乡保行政人员贪污与暴力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海云;从《浙江潮》看1903年的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太贤;晚清地方自治思想的萌生与演变[D];武汉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放;;近三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视角的转换——以乡村史研究为中心[J];史学月刊;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钦韬;战争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心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奎泽;;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两宋乡村政权与社会控制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黄建华;民国时期维吾尔族聚居区的乡村政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曾昭斌;论中国古代乡村政权的双重职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许中继;;论新桂系统治广西时的乡村权力文化网络[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荣国庆;段文昌;;晋东南的乡村政治风情——也谈赵树理小说的地域特色[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李德满;;文化权力、乡村政权与资源动员——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再认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7 黄玉梅;;90年代新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乡村干部形象[J];电影文学;2007年14期

    8 伍兵;国共两党乡村政权合法化建设之比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史会来,夏潮;沦陷区保甲制之透视[J];世纪桥;1997年02期

    10 余桂芳;中央根据地乡村政治制度的创建[J];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勇;;少数民族村庄基督教与乡村政权关系研究——以黔东南四个苗族村寨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宝良;;明代的保甲与火甲[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3 仲雷;;浅谈苏中保甲制到新乡制的演变[A];纪念新四军建军五十周年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4 王昊;;明代乡里组织初探[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5 井上徹;;明代广东的城市与儒教化[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6 徐银华;陈霄;;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格局的变化与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前言[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渠桂萍;;试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构的变动(1937——1945)[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郭卫民;;华北乡村史研讨会综述[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汤远焱;;前言[A];第九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安明 姚长辉;[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N];农民日报;2002年

    3 ;[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4 赵安泽;[N];农民日报;2003年

    5 中共山东省平阴县委副书记 吴英文;[N];农民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淼整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刘健;[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福兴 通讯员 符斌;[N];钦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夏祖军 范国忠;[N];中国财经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朱安明;[N];中国财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再聪;唐朝“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陈益元;醴陵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D];复旦大学;2004年

    3 郭冬梅;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富国;重构中的乡村政权[D];山西大学;2003年

    2 王建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政权建设述论[D];河南大学;2007年

    3 樊莉娜;环境与制度运行[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姝;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行政主导型县乡村自治和改良[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基层干部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余清良;明代福建地区基层乡治组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秦志斌;关于完善我国乡镇现行管理体制的思考[D];湘潭大学;2005年

    8 赵霁虹;沈阳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探析[D];东北大学;2005年

    9 李广军;晋绥根据地的农村政权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卢毅;宅坦宗族之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阎锡山用民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07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f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