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基于军民一体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3:55
【摘要】: 随着我国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装备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装备保障系统也日益繁杂,装备维修保障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推进构建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举措,已成为我国军队和军工企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军民一体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首先,在分析当前武器装备售后服务体系现状及特点、研究国外承包商服务模式、总结维修保障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约束,进而提出了一体化维修保障的体系构建;以装备分级维修为切入点,按照以分级定分工、以分工促一体的基本原则开展了可行性分析和维修保障各方行为特征分析,提出体系总体构建思想。其次,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系运行的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以管理、技术、计划协调为代表的三种运行机制,详细阐述了体系运行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勾勒出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的运行方向。最后,在设计一体化维修保障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的前提下,以某军工集团下属研究院和某部队军械修理厂的一体化合作协议为案例,通过定性评价分析,进一步解读了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构建及运行的关键,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识别了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的构成关键和运行要素,设计了基于军民一体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对我国当前军队和军工企业的维修保障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图文】:

流程图,人力资源,流程图


方案阶段初步分析平时和战时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人力资源,提出员配备方案。工程研制阶段修正人员配备方案,考虑人员的考核与录用,,并与训练调。定型阶段根据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结果 进一步修订人力资源要求,提出编配方案,是装备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生产、部署和使用阶段,根据现场使用评估结果,调整人力资源要求用与维修人员。人力资源确定流程如图 3-1 所示。

备件供应,优化过程,消耗品,备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则和方法。在工程研制阶段,确定平时和战时所需备件和消耗品的品种与数量,备件和消耗品请单、还应提出后续供应建议。在定型阶段,根据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结果,进一步修订备件和消耗品请在生产、部署和使用阶段,根据现场使用评估结果,调整备件和消耗在装备整个寿命周期内,应按图 3-2 所示的流程进行备件供应的确定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E0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承武;黄先祥;李胜朝;蔡伟;;基于无线网络的大型武器装备故障诊断系统[J];兵工自动化;2006年06期

2 孙宇,张荣涛,张晓阳;武器装备的远程智能监测、诊断与维护技术研究[J];兵工学报;2004年02期

3 李良春,葛强,李成国;21世纪军用包装的作用与地位[J];包装工程;2001年03期

4 田志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分析探讨[J];四川兵工学报;2007年06期

5 张光沛;;新形势下军民一体化服务保障体系[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5期

6 关冰兵;张秀元;;军工集团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动员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8年06期

7 刘善平;树立质量意识 组织好实操训练教学[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洪亮;董文洪;毕争鸣;;基于UML的CITIS建模分析[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可夫;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航天工业管理;1996年08期

10 彭瑾;徐兴柱;郭桂友;;提高竞争力 推动军工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航天制造技术;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涛;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建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45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45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7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