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从“军费透明”看“大国责任” ——中国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的学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13 18:54
  世纪伊始,东方巨龙腾跃之势震撼全球,随着政治、经济超常规发展形态的常规化转型,中国对于世界市场和国际体系的投射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反制作用亦与日俱增。“中国威胁论”、“中国悖离论”、“中国世纪论”、“中国责任论”云云,在凸显世人瞩目于中华之崛起之余,更为重要的是,此番种种所引发的对于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国家的国际责任倍受关注的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中国,这个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4%、GDP近25万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总额近2.2亿美元的世界经济发动机之一,继美、日、欧之后的第四大世界经济支柱,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界定“大国责任”?如何成为负责任、建设性并可预期的时代塑造者?如何在担当“负责任大国”的重任的同时又免于受制?面对这些问题,仅严正地表态或承诺显然缺乏说服力,中国需要做的,是在关键领域内、现实事件中更为生动地表明自己的立场。生而逢时,中国政府做出了从2007年起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的决定,并从2007年起恢复参加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同时提交《2006年中国军费开支表》以及《2006年中国常规武器转让情况表》。能够将本国军事部署及军...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二、论述方法与特色创新
第一章 军费透明与大国责任概念辨识及内在联系解析
    第一节 "军费透明"大意浅析
        一、"军费透明"的概念阐释
        二、"军费透明"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大国责任"内涵略述
        一、"大国责任"的概念阐释
        二、"大国责任"理念的提出
    第三节 "军费透明"与"大国责任"的关系解析
        一、"军费透明"与"大国责任"的相似性
        二、"军费透明"与"大国责任"的相关性
第二章 大国责任的融入:中国军费透明化历程回顾
    第一节 内外时局与中国军费不透明(1949—1980年)
        一、冷战局势与军费不透明
        二、巩固新生政权与中国军费不透明
    第二节 联合国军费透明机制与中国军费透明(1980-2007年)
        一、联合国军费透明机制的建立
        二、中国参与联合国军费透明机制的过程
    第三节 中国军费透明化历程鸟瞰
第三章 大国责任的彰显:中国军费透明化动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军费透明化的外在缘由
        一、当代国际时局的深刻变化
        二、联合国军费透明机制的逐步完善
        三、"中国威胁论"
    第二节 中国军费透明化的内在动力
        一、战略文化认同:构筑互信,开展合作
        二、安全利益认同:维护正义,倡导互利
第四章 大国责任的认知:中国军费透明化利弊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军费透明化之利
        一、有利于国际新秩序与中国国家利益的良性互动
        二、有利于国际制度与中国大国定位的双向塑造
    第二节 中国军费透明化之弊
        一、关于主权侵蚀
        二、关于国际诚信
结语 理性负责,和平发展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国责任”的挑战[J]. 江涌.  瞭望. 2007(41)
[2]中国军事“阳光化”[J]. 罗援.  瞭望. 2007(37)
[3]“中国责任”与和平发展道路[J]. 胡键.  现代国际关系. 2007(07)
[4]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J]. 王公龙.  党政论坛. 2007(03)
[5]发展、和谐、透明——军事专家陈舟解读《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J]. 埔边.  黄埔. 2007(02)
[6]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J]. 唐昊.  湖湘论坛. 2007(01)
[7]中国人,“开放”搞国防[J]. 胡孝文.  世界知识. 2007(02)
[8]构建“和谐世界”的民间力量——关注中国民间外交的发展[J]. 蔡拓,吕晓莉.  学习与探索. 2006(06)
[9]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J]. 蔡拓.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5)
[10]中国国防走向开放透明[J]. 杨柳,袁元,覃晓.  瞭望新闻周刊. 2006(11)

硕士论文
[1]试论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D]. 王宏伟.郑州大学 2006
[2]全球化对我国独立自主政策的影响及对策[D]. 高乐.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和平崛起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讨论[D]. 张磊.武汉大学 2005
[4]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D]. 李卓.吉林大学 2005
[5]中国国际战略新理念中的新安全观及其外交实践[D]. 殷明明.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8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08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