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鼐练兵成法与镇筸兵勇的兴起:清代地方军事制度变革之肇始
发布时间:2021-03-22 14:07
18世纪末19世纪初,傅鼐通过在湖南苗疆的均田屯勇,突破当时的军事制度安排,用本地经费供养了一支可以离乡征伐并长期存在的职业性地方武装,为曾国藩的练兵提供了先例,也为清代军事制度的变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傅鼐的这套均田屯勇体系,并非一种权宜的地方防卫机制,而是一套包括防御、安保、税收、教化、慈善等诸多功能的地方管理体制。在辰沅永靖道的统辖下,其日常的运作,是由一批选拔自本地的屯官、屯备弁和苗备弁来主持,这也为厅县中绅权的扩张与未来地方自治奠定了基石。这套体系的运作,使得咸同军兴以来,当地成为湘军的重要兵源地。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从土司土兵主导的堡哨边墙到镇筸镇的设立
二、 傅鼐成法与练勇、屯军的制度设置
三、 咸同以来镇筸兵勇的兴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力外移”与晚清权力结构的演变(1855-1875)[J]. 王瑞成. 近代史研究. 2012(02)
[2]“靖乱适所以致乱”:咸同之际山东的团练之乱[J]. 崔岷. 近代史研究. 2011(03)
[3]明代湘黔边"苗疆"堡哨"边墙"考[J]. 伍新福.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
[4]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J]. 张应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本文编号:3094063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从土司土兵主导的堡哨边墙到镇筸镇的设立
二、 傅鼐成法与练勇、屯军的制度设置
三、 咸同以来镇筸兵勇的兴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力外移”与晚清权力结构的演变(1855-1875)[J]. 王瑞成. 近代史研究. 2012(02)
[2]“靖乱适所以致乱”:咸同之际山东的团练之乱[J]. 崔岷. 近代史研究. 2011(03)
[3]明代湘黔边"苗疆"堡哨"边墙"考[J]. 伍新福.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
[4]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J]. 张应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本文编号:3094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09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