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9:16
本文关键词:《诗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一字明瑞,自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他是明代中后期颇有成就的一位诗论家,与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赵用贤并称“末五子”,,属“后七子”阵营。其二十卷的诗学批评理论著作《诗薮》,对宋代严羽以来乃至前后七子所倡导的古典诗学审美理念及诗学方法论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堪称传统格调论诗学的集大成之作,在明代中后期诗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对于这样一部诗学理论著作,其研究价值自无需赘言。近世对《诗薮》的研究不管从专著还是学位论文抑或是单篇学术论文都不在少数,对于《诗薮》的体系和核心诗学观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阐发。从这方面说,当前对《诗薮》的挖掘可谓详细而深入。然而当前的研究者目光主要集中于《诗薮》的诗史观、诗体论、诗法论三个大的方向,对于《诗薮》中一些较为独立的理论或对具体人物批评的关注不够。本文的写作意在摆脱当前《诗薮》研究以其核心诗学观为主体的影响,立足文本,于细微处出发,从《诗薮》论时运与才性、《诗薮》论风神与神韵、《诗薮》对杨慎诗学的接受与批评三个问题入手,考察胡应麟诗歌理论在《诗薮》中的具体表现,也算为当前胡应麟诗学研究的一点补充。 本文绪论为当前《诗薮》研究的一个宏观概述,继而分析当前《诗薮》研究的成就及不足,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第一章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论述《诗薮》关于影响诗歌发展因素思想,以时运为外部因素,诗人的才性为内部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着诗歌发展的进程。第二章具体谈其诗法论中的“风神”与“神韵”两个审美范畴,在简述二者各自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二者之异同。第三章从胡应麟对杨慎诗学的接受和批评在《诗薮》中的具体表现入手,得出胡应麟作为“后七子”阵营之一对于反“七子派”的杨慎诗学主要以批评为主的结论。本文后附《诗薮·内编》六卷之笺注,亦可算为《诗薮》的整理及诗学研究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诗薮》 时运 风神 神韵 杨慎诗学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7.22;K82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0.1 《诗薮》研究综述9-11
- 0.2 《诗薮》研究之得失11-14
- 0.3 本文研究缘起、基本思路、主要内容14-15
- 第1章 《诗薮》论时运与才性15-28
- 1.1 论时运15-19
- 1.2 论才性19-24
- 1.3 时运与才性的相互作用24-28
- 第2章 《诗薮》论风神与神韵28-38
- 2.1 论风神28-33
- 2.2 论神韵33-34
- 2.3 风神与神韵之辨34-38
- 第3章 《诗薮》对杨慎诗学的接受和批评38-50
- 3.1 杨慎其人及其诗学宗尚38-39
- 3.2 《诗薮》对杨慎诗学的接受39-42
- 3.3 《诗薮》对杨慎诗学的批评42-50
- 结语50-51
- 附
本文编号:379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7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