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工业革命史煤炭问题研究中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7-11-08 15:18

  本文关键词:工业革命史煤炭问题研究中的三个维度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革命 煤炭 环境 全球史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学界有关工业革命史中煤炭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蕴含了三个不同的研究维度。从经济史的维度看,就是用煤炭来解释一系列近代经济现象产生、发展、延续的原因。从生态—环境史的维度看,就是将人类经济发展形态划分为"有机经济"和"矿物能源经济",以此作为分析工业革命的有效概念工具,并针对煤炭开发和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具体考查,蕴含了人文情怀。从全球史的维度看,就是将煤炭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分析近代以来其与大国兴衰起伏的关系。三个不同维度不仅展示了三种不同的研究旨趣和研究范式,还呈现了能源史研究丰富多彩的面相。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分类号】:F429;K14
【正文快照】: 能源包括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的,可产生各种能量(热量、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各种资源。?能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近代以来,煤炭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率先发生于英国的工业革命②,是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A.里格利;俞金尧;;探问工业革命[J];世界历史;2006年02期

2 杨巨平;;“全球史”概念的历史演进[J];世界历史;2009年05期

3 薛毅;;关于中国煤矿历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俞金尧;;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西方学者研究经济史的新视角[J];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04期

5 彭慕兰,史建云;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6 梅雪芹;从环境史角度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7 俞金尧;访谈英国史学家E·A·里格利[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8 夏继果;;理解全球史[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9 马瑞映;任晓刚;;能源与近代荷兰经济发展的关系[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10 舒小昀;;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J];史学月刊;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国学;试论19世纪比利时的工业革命[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卢荣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王加丰;;16—18世纪间西欧的激进思潮与近代国家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孙启哲;鲁成军;;中国国民收入储蓄倾向初步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5 魏建国,孙光妍;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刍议——中世纪城市制度在领土国家中的最先应用[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6 徐滨,高潮;英国工业化增长模式的新审视[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7 赵庆日;谷延方;;推力与拉力——中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动力机制初探[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8 李治国;陈蓓;;广西金融业发展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9 孙同全;;战后国际发展援助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侯志阳;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基础的演变及其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文清;;中国城乡统筹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东勋;;内陆传统农区的市场化转型与工业化启动机制[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春禄;;联结生产力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企业与市场[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陈奇;;旬阳发展阶段与新时期发展战略[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林刚;;再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农民家庭纺织业与机器大工业相互关系的分析[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6 陈奇;;旬阳发展阶段与新时期发展战略[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卢小文;;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的路径选择——兼议学术期刊与数据库出版平台的关系[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方景芳;雷春丽;;中国毛纺织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及技术进步的方向[A];第27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于文远;;产业集群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浅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军;;发达国家老工业区衰退机制剖析及更新模式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2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赵立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媛媛;京汉铁路早期经营研究(1895-191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琳;论消费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6 孟然;天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齐力猛;河北省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宜斌;新兴产业发展中产业和贸易政策的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瑞璇;公路交通运输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桂艳;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仲敏;能源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能源基地建设;1994年06期

2 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J];世界历史;2006年01期

3 俞金尧;;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西方学者研究经济史的新视角[J];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04期

4 齐思和;;上古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J];历史教学;1964年04期

5 李世安;金永丽;;对世界史研究和教材编写创新的探索——李世安教授访谈录[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4期

6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7 梁占军;;“全球史”与“世界史”异同刍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于沛;全球史观和中国史学断想[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9 约翰·R·麦克尼尔;格非;;能源帝国:化石燃料与1580年以来的地缘政治[J];学术研究;2008年06期

10 郭松义;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粮数量的估测[J];中国史研究;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杨;[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10期

2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3 夏继果;;理解全球史[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4 董正华;;论全球史的多层级结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5 刘文明;;全球史建构中的网络化想象[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12期

6 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7 董欣洁;;变动世界中的全球史及其多样性——读《全球史的全球观点:连通世界中的理论与方法》[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8 方林;;“全球史研究在中国:理论、方法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08期

9 葛兆光;;主持人的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周洪祥;王晓辉;;师范院校开设全球史课程的思考——以韩山师范学院全球史校选课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伟伟;;公元1000年以来全球史上的优越感与自卑感:无中心整体历史心理研究[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张伟伟;;论全球史整体研究[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3 张伟伟;;无中心论与全球史——纪念弗兰克教授[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C];2007年

4 张伟伟;;无中心全球史中的近现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5 梁占军;;一个新的世界史视角:全球史[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沛;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全球史[N];光明日报;2007年

2 陈志坚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杂志》:刊发全球史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陈恒、洪庆明;全球史视野下的西方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文明;全球史: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N];人民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薛倩;把传染病研究纳入全球史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王晓辉;一幅画作中的全球史[N];光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尼;全球史研究不应忽视人类文化的差异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记者 薛倩;以全球视野审视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玉;全球史研究:寻找全球沟通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历史系主任 李来福 毛心怡 译;全球史正向无国家中心的趋势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冠X;杰里·本特利对全球史探索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7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157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