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6 20:15
  本文继续了作者以往对全球化问题的全方位研究,试图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集中对“民族文学进化”这一研究课题在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现状作出评述和总结,并结合全球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实践对这一现象作出理论描述和建构。全球化现象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和文化建构,至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它已广泛涉及政治、社会、法律和文化诸领域,并对文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从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探讨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在这一大的框架之下,本文顺序阐述了产生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文学、民族文学丧失(失语)、古今文学转换(进化)”等当代社会的独特现象作出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本文从对“全球化”概念界定着手,辨清与这个概念交叉或差异的其他概念如“世界性”、“现代性”、“意思形态”、“本土化”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中国的文化知识实践,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在下面七个维度对全球化进行了自己的理论建构:(1)作为一种经济一体化运作方式的全球化。(2)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的全球化。(3)作为一种金融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全球化。(4)作为一种批评概念的全...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全球化概况
    一、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一) "全球性"与"世界性"
        (二) "全球性"与"现代性"
        (三) "全球性"与"意识形态"
        (四) "全球化"与"本土化"
    二、全球化的基本描述
第二章:全球化时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一、文学与数学时代
    二、世界文学的形成
        (一) 西方文学的时代范式
        (二) 艺术文化危机与其基本原因
        (三) 从欧洲的世界文学走向全人类文学
        (四) 全人类文学与全球化互动
第三章: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特征
    (一) 从异质性与同构性界定"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学
    (二) 中国人的自然观——民族文学的源流
第四章:全球化给中国民族文学带来的挑战与前景
    一、西方理论传播与中国民族文学转型
    二、发达国家文化的挤压带给创作力的缺陷
    三、弱势主体的内在运动
    四、民族文学的自身进化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J]. 温岚.  商品与质量. 2011(S1)
[2]文学本土化与本土文学世界化[J]. 冯琳.  华章. 2009 (23)
[3]数字时代艺术文本的叙事构型[J]. 龚举善,陈小妹.  江汉论坛. 2009(09)
[4]从传统探寻中走向重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视角[J]. 唐光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5]数字化与视觉艺术[J]. 李敏珍.  科技资讯. 2008(18)
[6]论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J]. 顾新苗.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2)
[7]观照与转换:当代话语中的古代文论[J]. 叶新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人类继续生存的机会——兼谈经济社会中人与动物的关系[J]. 程艳丽,宋纯鹏.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9]“后理论时代”西方理论思潮的走向[J]. 王宁.  外国文学. 2005(03)
[10]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 宋生贵.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 姚登权.复旦大学 2004
[2]文学的文化见证[D]. 梁凤莲.暨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数字化音乐在中国音乐治疗中重要地位的阐释[D]. 孙淼.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现代化[D]. 吴国斌.河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51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51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0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