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的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08:37
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将首次来到古老的中国。在中国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无论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还是对中国的腾飞,都将是一次难得机遇。为将本届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中国奥组委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这既是我们办奥运的理念,又是本届奥运会最大的特色。 围绕着“人文奥运”的内涵,体育界展开了广泛地讨论和深入地研究,现在基本上达成一定共识:认为它主要是指东西方文化,特别是源于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对话、交流和融合。 本论文选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中国人文精神,创造性地实现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的交流和融合,提出在奥林匹克主义造福中国社会的同时,也应积极地以中国人文精神来补充和发展奥林匹克主义,从而凸显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实现举办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的目标,为奥林匹克运动,为中国,也为世界留下宝贵文化遗产。为此,本论文用文献资料法,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对中国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主义内涵进行了界定,对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整合中二者的互动,以及整合的意义进...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
(一) 中国人文精神
(二) 奥林匹克主义
二、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整合的分析
(一) 整合的必要性
(二) 整合的可能性
(三) 整合中的互动
三、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整合的意义
(一) 整合将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主义内涵
(二) 整合将促进奥林匹克主义的世界化和多元化
(三) 整合将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四) 整合将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文精神[J]. 白永正,朱胜利. 体育文化导刊. 2004(02)
[2]试论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功能及人文价值[J]. 万晓红,欧阳柳青,杨梅,李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3)
[3]十年来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综述[J]. 杨莉.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4)
[4]奥林匹克文化与华夏体育文化的比较与分析[J]. 高彩云.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5]以中国体育文化促进奥运文化的发展[J]. 陈伟,欧阳柳青,谭华,沈建华,康昌发,唐宏贵,张江南,杨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6]试论奥林匹克运动对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兼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战略[J]. 吴晓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09)
[7]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种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哲学文化学视角[J]. 李力研.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02)
[8]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对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文化学阐释[J]. 李力研. 体育科学研究. 2001(01)
[9]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J]. 卢元镇. 中国体育科技. 2001(03)
[10]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 赵克.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02)
本文编号:3710059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
(一) 中国人文精神
(二) 奥林匹克主义
二、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整合的分析
(一) 整合的必要性
(二) 整合的可能性
(三) 整合中的互动
三、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整合的意义
(一) 整合将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主义内涵
(二) 整合将促进奥林匹克主义的世界化和多元化
(三) 整合将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四) 整合将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文精神[J]. 白永正,朱胜利. 体育文化导刊. 2004(02)
[2]试论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功能及人文价值[J]. 万晓红,欧阳柳青,杨梅,李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3)
[3]十年来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综述[J]. 杨莉.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4)
[4]奥林匹克文化与华夏体育文化的比较与分析[J]. 高彩云.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5]以中国体育文化促进奥运文化的发展[J]. 陈伟,欧阳柳青,谭华,沈建华,康昌发,唐宏贵,张江南,杨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6]试论奥林匹克运动对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兼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战略[J]. 吴晓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09)
[7]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种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哲学文化学视角[J]. 李力研.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02)
[8]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对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文化学阐释[J]. 李力研. 体育科学研究. 2001(01)
[9]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J]. 卢元镇. 中国体育科技. 2001(03)
[10]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 赵克.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02)
本文编号:3710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71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