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对洋务学堂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3-07 21:25
洋务学堂是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起点,“中体西用”办学观则是贯穿其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本论文通过对洋务学堂的历史考察,探讨“中体西用”办学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论文认为,洋务学堂是中国传统教育迈向现代教育的第一步,其根本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与“西用”的矛盾矛盾贯穿洋务学堂的发展过程;支配着洋务学堂的发展形式和道路,决定着洋务学堂各基本要素的存在形式,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教育逐步向现代教育转化。但与此同时,“中体西用”又制约着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论文首先分析了洋务学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论文认为,洋务学堂是在腐败的政治、凋弊的经济、专制主义的文化和衰废的传统教育等内在危机的情况下,伴随着外国列强的冲击下而产生的,它的启动缺乏现代化教育所必需的思想文化基础。 论文随后考察了洋务学堂的发展进程与洋务学堂各基本要素的现代性特征。论文认为,在“中体”与“西用”矛盾的推动下,洋务学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西文学习与洋务学堂的被动起步阶段;西技学习的主动追求与“中体西用”办学思想的明确阶段;“求强”观念的确立与军事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的发展阶段;“求富”观...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几个基本概念
2 洋务学堂产生及中体西用办学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2.1 洋务学堂产生的社会背景
2.2 中体西用办学观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
3 中体西用办学观推动下洋务学堂的发展进程
3.1 西文学习的起步与发展:从被动到自觉
3.2 西技学习的主动追求:中体西用办学指导思想的明确
3.3 “求强”“求富”观念的确立:洋务学堂办学功能的扩展
4 洋务学堂各要素向现代教育的转换
4.1 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德行标准逐步转向德行与技艺双重标准
4.2 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儒学逐步转向实用技艺之学
4.3 教师:由儒学士大夫逐步转向专业化和职业化
4.4 学校管理:由传统官学管理逐步转向现代学校管理
4.5 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由个别教学、记诵教学逐步转向现代教学方式
5 中体西用观制约下洋务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5.1 洋务学堂的基本办学特点
5.2 洋务学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5.3 洋务学堂的消极影响
6 作为办学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比较
6.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在内涵方面的比较
6.2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比较
6.3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社会基础比较
6.4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办学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改革结果差异
7 中体西用办学观的当代思考
7.1 中体西用观的不可取代性和进步性
7.2 中体西用观的理论局限
7.3 中体西用观对教育实践的误导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57915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几个基本概念
2 洋务学堂产生及中体西用办学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2.1 洋务学堂产生的社会背景
2.2 中体西用办学观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
3 中体西用办学观推动下洋务学堂的发展进程
3.1 西文学习的起步与发展:从被动到自觉
3.2 西技学习的主动追求:中体西用办学指导思想的明确
3.3 “求强”“求富”观念的确立:洋务学堂办学功能的扩展
4 洋务学堂各要素向现代教育的转换
4.1 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德行标准逐步转向德行与技艺双重标准
4.2 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儒学逐步转向实用技艺之学
4.3 教师:由儒学士大夫逐步转向专业化和职业化
4.4 学校管理:由传统官学管理逐步转向现代学校管理
4.5 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由个别教学、记诵教学逐步转向现代教学方式
5 中体西用观制约下洋务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5.1 洋务学堂的基本办学特点
5.2 洋务学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5.3 洋务学堂的消极影响
6 作为办学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比较
6.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在内涵方面的比较
6.2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比较
6.3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社会基础比较
6.4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办学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改革结果差异
7 中体西用办学观的当代思考
7.1 中体西用观的不可取代性和进步性
7.2 中体西用观的理论局限
7.3 中体西用观对教育实践的误导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57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75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