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24-02-15 18:42
公共性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立意于人的本性和发展问题的全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政治哲学层面的公共性,重视人的独立、自由、平等、尊严等基本价值属性,强调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创造性、参与性,强调公共利益的存在价值,倡导优质的公共生活。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哲学和政治领域的公共性内涵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具体化和落实,在本质上是人性、价值理性在公共政策领域的贯彻。所以,应当从公共性的哲学和政治内涵中寻求其理论渊源,吸收历史上各路公共性思想资源中的有益部分为己所有,以指导和规范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真正发挥出其对于“好”的公共政策的界定、确认和引领功能。 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内涵在其影响公民权利的社会职能中体现出来。具有公共性的公共政策,应当具有促成社会资源平等分配、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治生活、促进公共利益的建设和维护三大基本社会职能,这是解析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三个维度。社会资源分配的平等只能是有差别的平等而不是绝对的均等,体现和维护人的尊严。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展示不同诉求,开展理性对话和交流,以形成各方可接受的政策方案,这个程序和过程本身还是政策民主的重要本意。公共利益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累积,而是对于个体利益的超...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00165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4.政策执行中目标群体“认知型”因子的内在表现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一关键属性决定了其将在与生命的延展几乎并驾齐驱的整个社会化过程当中不断地实现理性个人经验的获取与完善。人类的理性个人经验正是在与周围环境逐步加深的交往与互动中,从“早期照顾者”扩展到“亲缘关系网”;从“熟人社会”逐步渗透进“生人社会”。从距今一万年前农业文明发....
附录2002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录(1)
北倔学学科专业题目作者导师法学法律史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与我国清鸟法之争丁明胜武树臣法学法律史俄罗斯新民法典研究付荣王哲法学法律史先秦礼治研究李晓明武树臣法学法律史凯尔森法律效力论研究梁晓俭王哲法学法律史司马迁法律思想发微尚玲饶鑫贤法学法律史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词语考证....
附录2002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录(2)
北倔学学科专业题目作者导师法学法律史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与我国清鸟法之争丁明胜武树臣法学法律史俄罗斯新民法典研究付荣王哲法学法律史先秦礼治研究李晓明武树臣法学法律史凯尔森法律效力论研究梁晓俭王哲法学法律史司马迁法律思想发微尚玲饶鑫贤法学法律史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词语考证....
附录2002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录(3)
北倔学学科专业题目作者导师法学法律史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与我国清鸟法之争丁明胜武树臣法学法律史俄罗斯新民法典研究付荣王哲法学法律史先秦礼治研究李晓明武树臣法学法律史凯尔森法律效力论研究梁晓俭王哲法学法律史司马迁法律思想发微尚玲饶鑫贤法学法律史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词语考证....
本文编号:3900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90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