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四库全书总目》史学思想研究——以其史部提要与分纂稿比较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0-12 16:30

  本文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史学思想研究——以其史部提要与分纂稿比较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四库全书总目》 分纂稿 史学思想 正统史观 功用史观 经世史观


【摘要】:编纂于清朝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进入成熟、总结阶段的目录学巨著,它既体现着古典文化生成、流变的轨迹,又反映着清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思想精神。《四库全书总目》在开展规模宏大的史学批评时,凸显出内涵丰富的史学价值判断和史学思想理论,不仅涵括了对史学自身性质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对史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史学正统观、功用观和经世观,鲜明地表现了史学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形成了系统的史学思想体系,标志着古代史学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分纂稿 史学思想 正统史观 功用史观 经世史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古籍目录集部学术源流及其文学影响”(13BZW08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与方法论研究”(2014-ZD-09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编纂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作为古代目录学成果的集大成者,是清代及中国古代学术的渊薮,自然体现着古代史学生成、流变的轨迹,反映着清代前期史学的思想精神。《总目》认为,“所重乎正史者,在于叙兴亡、明劝戒、核典章”1,深刻揭示了《总目》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科;;论干宝的史学思想[J];史学史研究;1987年03期

2 蔡克骄;;叶适史学思想初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3 陶懋炳;;复古、疑古与变革——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史新探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4 陈富安;邓小平史学思想初探[J];史学月刊;1995年05期

5 王记录;明史馆馆臣的史学见解和清初史学思想的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王博;;论钱谦益的史学思想[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守芝;;论司马光的咏史诗[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袁振宇;袁振堂;;吕思勉史学思想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黄彪;;梁启超史学思想之变化及其原因[J];华章;2011年13期

10 陶懋炳;;复古、疑古与变革——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史新探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红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个三十年[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6 张越;;《十批判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刍议[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7 于梦衍;;中国学术界关于《高丽史》的研究:成果与展望[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念祺;陈寅恪史学思想的精义[N];文汇报;2009年

2 诚逊;宁可史学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3 周国林;叩问思想: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创获[N];光明日报;2003年

4 张培华;关注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于沛;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10年

6 史霄鸿;思历史研究之精华 论民族史学之特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肖黎;向何兹全老先生敬礼[N];北京日报;2003年

8 李小树;由庙堂回归民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王邵励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边疆的消失”与特纳的追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石国亮;领袖研究也要与时俱进[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8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江增华;清初历史文化视野中的施闰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海宁;中国文化对高丽、朝鲜时代史学之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栾芬芬;李Xh史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琛;史景迁史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雯汶;论刘节的史学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吕强;论何炳松的史学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姝;何炳松史学思想的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胡锋;王,

本文编号:1019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19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