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历史经验的可靠性——休谟历史哲学探微

发布时间:2017-10-14 05:09

  本文关键词:历史经验的可靠性——休谟历史哲学探微


  更多相关文章: 证据 经验 实体 观念 信念


【摘要】:休谟的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相互生成、彼此制约。在怀疑主义的观照下,证据链消失。关于历史的推论都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推论,但因果联系不过是主观上的习惯性联想,是现象之间的"恒常连结",所有关于历史的推理不过是些思辨性的意见,这与历史事实不能等同。坚持人性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失,虽然那表明休谟对实体说的批判不够彻底。智识经验促成休谟的怀疑主义立场,而生活经验成为休谟在历史研究中所信赖,在古代史研究中,我们应选择相信初始经验,相信恒常连结,习惯是可靠的指南。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证据 经验 实体 观念 信念
【分类号】:K01
【正文快照】: 大卫·休谟(1711—1776年)的怀疑主义与其历史性立场相关,这种历史性立场关涉具体处境和事件,由经验主义衍生而来。在历史研究中,怀疑主义所导致的证据缺失由经验来弥补,二者相互生成、彼此制约。休谟作为经验主义者是学界共识,不过经验还可以细分:生活经验和智识经验。前者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静寰;延建林;;20世纪英美教育史学研究取向变化的回顾与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杜乐秀;;走近历史看历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何周;;吕思勉的辨伪思想[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章辉;论大陆理性主义美学的几个特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宇;;论近代市民社会与自由主体形成的历史逻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杜汉生;;“同情之默应”方法辨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陈保卫,单继刚;社会进步观念在近代欧洲的兴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翟永明;;启蒙中的两性关系——从《伤逝》谈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彭福扬,曾广波;论生态危机的四种根源及其特征[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戴茂堂,李斌斌;康德前近代西方美学的认识论倾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3 李海默;;慎防“习俗专制”成为关键缺环[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智广元;;老子之“道”与现代科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孙成竹;;浪漫主义: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思想史资源[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吴继刚;何山;;新时期碑刻文献研究的指南——读《碑刻文献学通论》[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8 孔建平;;比较视野中的文艺美学学科定位问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9 向天渊;;“文史互通”与“诗史互证”[A];东方丛刊(1998年第2辑 总第二十四辑)[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潘学跃;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薇;试论欧洲启蒙运动中的“科学创新”概念[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施蕾;现代性的漂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淼;高科技异化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巩凡;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80年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硕;从《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欧文化差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震;关于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衰落[J];哲学研究;2000年10期

2 A.斯特恩,隗仁莲,安希孟;历史哲学:起源与目的[J];哲学译丛;2000年03期

3 王利红,陈新;二十年来的西方历史哲学[J];哲学译丛;2000年04期

4 杜景;论伏尔泰的历史哲学[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钟少华;历史哲学谈薮[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6 吴汉全;李大钊与历史哲学理论[J];史学史研究;2002年02期

7 张立文;论历史哲学的和合诠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赖功欧;牟宗三历史哲学的“文化生命”内核[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9 陈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若干问题[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10 庄国雄;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彦斌;李建森;;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实践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隽鸿飞;;实践: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根基[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建漳;;从叙述文本到历史经验——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哲学的新发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周建刚;;“按图索骥”与“庖丁解牛”—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谈船山史学思想的特色[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5 吕鹏志;;论格非小说中的历史哲学[A];东方丛刊(1995年第2辑 总第十二辑)[C];1995年

6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7 俞樟华;梅新林;;巫史子文化的承传与重构——司马迁历史哲学论纲[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8 吴玲;;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大钊——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震;应加强对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2 刘薇 徐风;史观三调[N];吉林日报;2006年

3 周建漳 厦门大学哲学系;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一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杰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历史哲学的认识论特点、价值和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吉林师范大学 金寿铁;历史哲学更关注未来的历史[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梦阳;深掘“历史之所以然”[N];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张梦阳;叩问:“历史之所以然”[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作成;西方历史哲学回归宏大叙事[N];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余三定;历史哲学元问题的创新之作[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徐风邋杜立新;史学与哲学[N];吉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2 范为;一种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哲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炯;历史思考的新途径:海登·怀特历史哲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王平;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星丽;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金利杰;沃尔什历史哲学思想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尹峻;终结的,,抑或虚无的历史[D];吉林大学;2008年

4 孙旭红;简论董仲舒的历史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程鹏;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探讨[D];辽宁大学;2013年

6 张银霞;海登·怀特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7 赵子尧;毛泽东历史哲学的现代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8 郭延安;海登·怀特诗性历史哲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谢进东;继承与超越:维柯对奥古斯丁历史哲学的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云吉龙;论沃尔什的历史哲学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29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29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