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
发布时间:2017-10-19 22:18
本文关键词: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
【摘要】: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是日本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史学思想也影响了近代和现当代日本人的历史逻辑,它也是日本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学界虽然对其发展概况有所介绍,但从整体上系统、细致分析的著述尚且缺乏。本文选择该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史学史研究基础之上对日本近世史学进行细致梳理,又从思想文化史的视角分析日本近世史学同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力图为我国细致研究日本史学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文以解析、阐释历史文献为基本方法,综合考虑时代背景对于修史与史学的影响,分析从近世确立到时代结束的修史过程、历史著述、史学思想、每个时段史学的特征及影响,并具体解决以下的问题: 首先,梳理前代史学同近世史学的关系,分析近世史学同近代史学的关联,,从整个日本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把握近世修史与史学的地位。 其次,从东亚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视角,分析近世修史的新形式,近世史学的新思想,并探究它与东亚传统史学、西方近代史学的关系,进而总结日本近世史学的独特性在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之后史学和思想的影响。 第三,在分析日本的史著时,论述近世的日本人如何看待本国的历史,如何认识世界,并探究日本近世史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追溯其同近代、现当代日本人历史思想的关联。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来具体阐述以上问题。绪章主要阐述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动向、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重点论述日本近世史学的文化生态,概述近世之前日本修史与史学,并分析前代史学同近世史学的关联,分析近世史学的确立形成过程,并着重分析阐明致使近世史学繁荣的文化生态;第二章主要论述近世官修史学的修史状况,分析代表人物林罗山、林春斋的修史业绩与史学思想,从中发现它的特性,进而探讨官修史籍在近世史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第三章着重分析藩修史籍《大日本史》的编修与影响。主要阐释藩修代表史著《大日本史》的编修历程、史著的体例、结构、内容、史观、史论,探索它编修过程中变化反映的历史思潮,进而论述《大日本史》对明治维新及近代日本的影响。第四章分析近世私撰史书的发展与特征,着重分析近世私撰史书的发展变化,从中梳理出阶段性,并基于史家生平及著述思想、史著文本,具体分析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史著,从中探寻各个阶段的特色,阐述兰学家、洋学家的西洋史著述,论述近世私撰史籍的影响。结语部分总结近世官修、藩修、私修史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它在日本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传统史学转型的角度阐明它同东亚传统史学、西方近代史学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它对于近代、当代日本人的历史观所产生的影响。 对大量史料文献的使用和整理是全文的一大亮点,不仅充分地阐释、说明了日本近世史学的具体问题,为继续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而分析近世日本史学与中国史学、西方史学的关联,进而把握日本史学的转型,也是全文侧重论述的主题之一,这对于研究日本近代史学史以及追溯近现代日本史学动向的一些渊源,提供了一大参考。
【关键词】:日本 近世 修史 史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3.13
【目录】:
- 摘要5-7
- 要旨7-9
- Abstract9-12
- 目录12-16
- 绪章16-29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6-19
- 一、 问题的提出16-19
- 二、 研究意义19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19-22
- 一、 研究对象19-20
- 二、 研究方法20-22
- 第三节 关于研究课题的学术史22-27
- 一、 中国的相关研究著述22-24
- 二、 日本学界的相关著述24-27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不足27-29
- 一、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27-28
- 二、 创新点和不足28-29
- 第一章 日本近世史学发展的文化生态29-72
- 第一节 日本近世之前的史学29-46
- 一、 日本史学之始——口述历史向文字历史的转型时代29-32
- 二、 本土历史与外来文化嫁接的时代32-40
- 三、 物语风历史与宗教史论结合的时代40-44
- 四、 武家修史的开端44-46
- 第二节 近世史学的孕育和成型46-54
- 一、 近世史学与前代史学的关联47-50
- 二、 近世史学的雏形50-54
- 第三节 近世史学繁荣的基础54-72
- 一、 近世史学发展的文化基础54-57
- 二、 近世史学繁荣的教育基础57-60
- 三、 近世史学发达的资料基础60-72
- 第二章 近世的官修史书72-120
- 第一节 幕府前期的修史状况72-83
- 一、 修史的内外背景72-75
- 二、 林家促动近世史学75-83
- 第二节 近世史学的奠基之作—《本朝通鉴》83-105
- 一、 林家与幕府共同意志的产物83-87
- 二、 编修过程——从林家到国史馆87-92
- 三、 《本朝通鉴》的体例与思想基调92-100
- 四、 《本朝通鉴》的官修性格100-105
- 第三节 近世中后期的修史事业105-115
- 一、 宣扬幕府功业的《德川实纪》105-109
- 二、 “和学讲谈所”编修《群书类从》109-115
- 第四节 幕府支持下官修史学的特征115-120
- 一、 幕府支援修史的优越性116-118
- 二、 官方修史的特征118-120
- 第三章 近世藩修史学的结晶——《大日本史》120-174
- 第一节 《大日本史》的编修始末120-138
- 一、 藩修史著繁荣的背景120-124
- 二、 《大日本史》编修的由来124-128
- 三、 “彰考馆”修史的特色128-131
- 四、 主要修史人员的修史事绩131-138
- 第二节 《大日本史》的结构及史学思想138-160
- 一、 《大日本史》更名所体现的尊皇观139-144
- 二、 本纪结构的“三大特笔”144-149
- 三、 列传、志表的结构149-154
- 四、 后期水户学与论赞的调整154-160
- 第三节 《大日本史》的社会实践价值与史学价值160-174
- 一、 《大日本史》与幕末维新160-164
- 二、 《大日本史》在近代日本的波纹164-170
- 三、 《大日本史》的史学地位与史学价值170-174
- 第四章 近世私修历史的繁盛174-232
- 第一节 近世私人撰史的独特性与时代划分174-180
- 一、 私人撰史的独特性174-176
- 二、 私人撰史的阶段划分176-180
- 第二节 儒教史学的时代180-195
- 一、 军纪物语风向儒教史观的过渡180-183
- 二、 山崎暻斋的《倭鉴》与朱子学的紧密结合183-185
- 三、 《山鹿语类》的儒学史观185-188
- 四、 儒教史学的划时代——新井白石的史学成就188-195
- 第三节 早期民族主义萌生的时代195-205
- 一、 《中朝事实》的“优于万邦论”196-198
- 二、 《异称日本传》的民族主体意识198-201
- 三、 国学派史著的神国史体系201-205
- 第四节 史学转型时代205-224
- 一、 赖山阳的时势变革论和勤王史观206-213
- 二、 《大势三转考》的社会、经济视角213-215
- 三、 西洋史的广泛传播与新史学的雏形215-224
- 第五节 近世私撰史书的意义224-232
- 一、 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225
- 二、 萌生出早期民族主义思想225-227
- 三、 涌现出时代划分思想与“革新”史观227-228
- 四、 求知识于世界与自我中心论的交错融合228-232
- 终章232-241
- 第一节 近世史学各大板块之间的关系232-234
- 第二节 近世的时代环境、修史与史著的关系234-236
- 第三节 近世日本史学的地位236-241
- 一、 近世日本史学在日本史学史中的地位236-237
- 二、 近世日本史学的“脱离东亚”路径237-241
- 附录 近世日本修史年表241-258
- 参考文献258-265
- 致谢265-267
- 个人简历267-2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建民;;赖山阳的《日本外史》与中日史学交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乔治忠;论中日两国传统史学之“正统论”观念的异同[J];求是学刊;2005年02期
3 周斌;;日本汉文纪传体史书综论[J];史学史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莉丽;1369-1599日本各阶层对华观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2 孙文;《华夷变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3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6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