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往事如烟须明辨——范福潮先生六篇新年史论质疑

发布时间:2017-10-21 13:20

  本文关键词:往事如烟须明辨——范福潮先生六篇新年史论质疑


  更多相关文章: 《南方周末》 范福潮 新年特刊 错讹


【摘要】:范福潮撰写的《南方周末》6篇新年特刊史论,关涉很多中学历史教学重点,然其瑕疵错讹不下30处,涉及语言、逻辑、史实、观点、立意等诸多方面。治史者首须博览群书,精通史实,否则,基础不牢,观点、立意自然容易跑偏,如果再包装过度,以文学手法做史论虽"创见"迭出,却只会偏差更大、离题更远。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南方周末》 范福潮 新年特刊 错讹
【分类号】:K06
【正文快照】: 范福潮先生40岁前读完“二十五史”,“日习史传,浸淫既久,已成一癖”[1],2003年起应邀为《南方周末》撰文,迅即成为往事版、阅读版之金牌作者,纵横文史,拥趸无数。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之《夙梦百年·梦想照进现实》计5版18篇文章,其中史论8篇,范福潮先生一人独撰其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少卿,皮后锋;严复与戊戌维新[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2 王玉茹;;中国近代的经济增长和中长周期波动[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3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1期

4 王玉茹;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经济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晋文;庞毅;;现代化视阈下的民国经济发展(1912~1936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徐淑雅;20年代末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对民族资本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洪玲;刘勇;;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与保持党员先进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楚成亚,刘祥军;当代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政治根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04期

5 王海英;;从“城市偏向”走向“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法》改革历程的社会学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6 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J];民国档案;1992年01期

7 李海萍;上官剑;;物质牵制与精神自由:民国前期大学教师薪酬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8 佘时飞;;李约瑟之谜、技术进步与经济赶超[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周志初;清末财政若干问题简论[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10 蒋清宏;;货币供给水平与中国近代经济周期的契合和背离——货币数量论的解释[J];江海学刊;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群芳;;论转型期利益分化背景下利益表达机制面临的五大挑战[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王炳林;于昆;;毛泽东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杰出贡献[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瑞英;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蔡胜;舆论视野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张用建;艰难的变迁:抗战前十年中国西部工业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刘晓玲;“两个先锋队”思想的历史地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怀艺;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尹振涛;历史演进、制度变迁与效率考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关永强;近代中国的收入分配:一个定量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张高臣;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利军;产权、政府、开放:支撑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体制因素[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2 霍丹;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整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韦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路宁涛;近代中外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及货币原因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5 张建钢;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书君;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理论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7 熊良霄;新时期农村党员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管华;论依法执政[D];武汉大学;2004年

9 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小波;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锡勤;严复历史观散论[J];求是学刊;2000年01期

2 王也扬;康、梁与史学致用[J];近代史研究;1994年02期

3 辛红光;;严复法国大革命思想溯源[J];史学史研究;2011年01期

4 明;;苏联出版《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维新运动和康有为》[J];读书;1960年03期

5 王淑良;康有为与书院教育改革[J];东南文化;1997年02期

6 陈书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读马洪林新著《康有为大传》[J];历史教学;1989年05期

7 费路,赵瑾,马洪林;论康有为欧洲历史研究的类比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何新;;康有为谭嗣同经学佛哲学思想新论 上篇·论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改革思想[J];学习与探索;1982年05期

9 孟昭晋;;康有为的书目实践活动(上)[J];图书馆杂志;1991年04期

10 孟昭晋;;康有为的书目实践活动(下)[J];图书馆杂志;199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心健;;纪年琐谈[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马识途;;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知人论世”(代序言)[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3 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兼论钱穆与疑古学派的关系以及民国史学与晚清经今古文学之争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4 黄海烈;;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李传印;;关于“易中天现象”的若干思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贾振勇;;意识形态想象与郭沫若史学研究——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为例[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7 武守志;;史学三家议[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赵利栋;;近代中国的封建与封建主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10 王法周;;从《古史辨》看1920年代史学中的西学观念与方法[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鸣;康有为“剽窃”说辨[N];光明日报;2003年

2 萧功秦;再说康有为和谭嗣同[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夏元文;新文化运动与科学概念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4 梁柱;先驱者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评价[N];福建日报;2004年

5 罗志田;物质与文质 中国文化之世纪反思[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朴承之;汪荣祖:通过细节还原真实历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房德邻;是学术创新,,还是歪曲历史?[N];光明日报;2000年

8 胡宗刚;胡先殨与胡适:“两个反对的朋友”[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朱志敏;民族觉醒中的文化复兴[N];学习时报;2005年

10 侯且岸;学术研究与全民族的思想启蒙(下)[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复旦大学;2008年

3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振;历史与诠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6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李泽昊;胡思敬史学与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李文远;中国近代进化史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翔宇;朱次琦学术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封彩兵;现代史家李剑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樊志彬;“胡适思路”在二十世纪人物传记中的隐性流淌[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秋s

本文编号:1073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73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d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