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从德国范式看公众史学争议的起因、进程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4 19:25

  本文关键词:从德国范式看公众史学争议的起因、进程与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公众史学争议 德国范式 社会文化发展


【摘要】:公众史学争议是围绕在公众史学的内容、表现或影响方面且具有公共性的史学争议。20世纪德国重大公众史学争议的历史表明:它往往牵涉到重大的历史认知问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自我理解;它常常借助公共媒体,直接而迅速地引发一场从感性到理性的舆论交锋;它既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又反过来成为引人关注的社会文化发展风向标,拥有着不可小觑的政治影响力。正因如此,认识与分析公众史学争议的起因、进程和影响,应该成为公众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公众史学争议 德国范式 社会文化发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联邦德国史学研究——以关于纳粹问题的史学争论为中心”(项目号:12JJD770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1
【正文快照】: 学界内外,公众史学(public history)日益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概念辨析到现象述评,从实践反思到学科探索,公众史学已初步开辟出研究的新天地。不过,公众史学争议(public history controversy)作为其中颇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却还未得到中国学者的充分重视,缺少进一步的学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钟捷;;“独特道路”:德国现代历史研究的范式转变与反思[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4期

2 邵鸿;;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对曹操墓认定风波的初步分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子铭;李芙蓉;;从“百家”到“百姓”——一个纸媒与电媒联姻的神话[J];编辑之友;2008年05期

2 李晓灵;;《百家讲坛》的文化解读[J];东南传播;2007年12期

3 田仲勋;;科学理性、道德冷漠与现代性——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02期

4 唐靖;;非正常时期理想主义与群体暴力的悖论——以法德两国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朱美娣;集体的平庸与堕落——从南京大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看法西斯的群体心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志荣;周晓雷;;上饶集中营是否等于“东方的奥斯威辛”——关于上饶集中营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与开发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8年01期

7 邵鸿;;传媒时代与大众史学——以当前“大众历史热”为中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闫婷;;学习《百家讲坛》,丰富历史课堂[J];考试周刊;2012年44期

9 何中华;;现代性的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危机——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关系的一个观察[J];理论学刊;2012年09期

10 盛亚军;;近年来通俗史学的繁荣与专业史学的冷遇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淑珍;犹太人抗击“否认纳粹屠犹”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孙克昱;《成唯识论》的析恶新视域[D];复旦大学;2010年

3 罗衡林;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生存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周鑫;种族卫生学与纳粹时期的德国医学界[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德祥;关于贝尔森集中营审判案的若干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易;作为能动性之源的社会网络[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娟;论德国西占区的“再教育”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剑波;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互动[D];南昌大学;2007年

5 谢伟伟;大众文化批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哈晓光;从大众文化批判角度看《百家讲坛》的娱乐性[D];辽宁大学;2008年

7 黄佳利;“易中天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袁征;纳粹政府的反犹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在娟;科学知识社会学视域中的曹操墓真伪之争[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丽娟;纳粹德国的知识分子与大屠杀[D];郑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沃尔夫冈·席德尔,孟钟捷,唐晓婷;德国史学界关于民族社会主义研究的回顾[J];德国研究;2002年04期

2 张沛;德意志特殊道路及其终结[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吴友法;德国1945年前政治与经济不同步发展原因探析[J];世界历史;1998年04期

4 吴友法;1945年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特点及政治与经济的不同步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定宜庄;;读史与读“人”[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06期

2 傅绍良;;加强学术争鸣 促进学科建设——访著名历史学家李文海教授[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2期

3 刘爽;;中国历史学转型时期的特点及趋势[J];学习与探索;1990年06期

4 彭南生;;原生态与历史研究的原创性[J];学术月刊;2006年06期

5 郭少琼;;关于史学家任务的一点杂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6 夏祖恩;对《新史学》“中译本序言”的异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7 戴燕;心理历史学论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雷戈;;经验、心灵与生命[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廖玉玲;;历史学与人类学融合的途径——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的结合[J];传承;2008年04期

10 肖雄;;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史学客观性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明;;历史学是否科学——以阿克顿史学为例[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2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4 谢保成;;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5 杨国强;周武;;陈旭麓教授与中国当代史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6 邹兆辰;;史学批评与社会环境——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例[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郝春文;;新方法 新领域 新手段——近30年来的中国历史学[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薛军力;;对推进史学研究深入的一点想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张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推动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灿珍;读史热不等于史学热[N];深圳商报;2006年

2 ;流动大学的跨国史[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孙立新 于晓华;国家崇拜与民族灾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郑文;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陈恒 常程;知识的容器、观念的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俞吾金;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N];文汇报;2010年

7 杨波;让历史重回公众视野[N];解放日报;2004年

8 子雨;从西方的几本历史书看他们的历史叙述特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记者 马志琼;史学研究要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服务[N];甘肃日报;2001年

10 唐小兵;旁观者的自由介入[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瑞;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周兵;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李根;论卡罗·金兹堡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兴斌;历史事实的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玲;尹达史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冯会华;战士与学者[D];山东大学;2008年

3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4 魏连;雷海宗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小忠;20世纪西方历史相对主义论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崔璨;勒华拉杜里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翔;实践:历史学研究中人本主义视角与实质主义视角的超越[D];广西大学;2008年

8 徐延延;罗伯逊史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立峰;詹京斯的后现代史学理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春霞;年鉴学派与西方史学科学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0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90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