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7:29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梁启超 旧史学 新史学 进化论 因果律 方法论
【摘要】:梁启超是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史学家,他的一生都在追随历史的脚步。在历史的研究中,他的新史学思想是最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史学在思想上注重对封建旧史学的批判,促进了国民意识的觉醒,担负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在学术上,它推动了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化,为近代史学体系的建构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历史的研究方法上,它独辟蹊径、勇于创新,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研究模式。本文是在对以往梁启超新史学思想认识的基础之上,做出新的阐释。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引言部分是对问题的产生作简要的分析,紧接着结合国内外新史学的研究现状,,进一步的展开论述。文章的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新史学思想的兴起,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重点论述新史学思想的内涵。内容包括对封建旧史学的批判、新史学体系的建构两个方面。第三章是新史学的方法论思想,也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是考查新史学在研究历史方面的观点和方法,包括史料的搜集和鉴别、历史专题的选取与研究、跨学科的治史方法、历史统计学的倡导四个方面。最后一章是对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评价,肯定其意义,也指出其缺陷,并对新史学与当今历史学科的建设做出展示。最后是简短的结论,对梁启超新史学思想做一个小结。
【关键词】:梁启超 旧史学 新史学 进化论 因果律 方法论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1.问题的产生7-8
- 2.研究现状分析8-10
- 1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兴起10-15
- 1.1 传统史学的变更10-12
- 1.2 西方史学的输入12-15
- 2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内涵15-27
- 2.1 对封建旧史学的批判15-20
- 2.1.1 对旧史学专制性质的批判16-17
- 2.1.2 对旧史学脱离现实的批判17-18
- 2.1.3 对旧史学方法的批判18-20
- 2.2 新史学体系的建构20-27
- 2.2.1 史学应以民众为主体20-21
- 2.2.2 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求其公理公例21-23
- 2.2.3 历史因果律的探索23-27
- 3 梁启超的新史学方法论27-39
- 3.1 史料的搜集和鉴别27-32
- 3.1.1 史料的搜集27-29
- 3.1.2 史料的鉴别29-32
- 3.2 历史专题的选取与研究32-34
- 3.3 各种专史的写作方法34-35
- 3.4 跨学科的治史方法35-39
- 3.4.1 历史与地理的关系36-37
- 3.4.2 历史统计学的倡导37-39
- 4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评价39-43
- 4.1 新史学的启蒙作用39-40
- 4.2 新史学的学术贡献40-41
- 4.3 新史学的局限性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泰,安静波;20世纪初梁启超对中国学术思想演进的宏观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邬国义;新史学思潮经世功能的再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鹏鸣;梁启超对康有为的师从与叛逆[J];河北学刊;2000年06期
4 张越;梁启超后期史学思想的变化[J];河北学刊;2001年06期
5 王也扬;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J];历史教学;1994年09期
6 陈其泰;梁启超与中国史学的近代化[J];南开学报;1996年05期
7 王敏;启蒙与反思: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J];史林;2003年03期
8 杨晓明;梁启超的理性精神与学术态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胡逢祥;;西方史学的输入和中国史学的近代化[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01期
10 齐春风;论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与梁启超[J];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06期
本文编号:1130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13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