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傅斯年的史料观与古史重建

发布时间:2017-11-17 18:34

  本文关键词:傅斯年的史料观与古史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傅斯年 史料观 古史重建


【摘要】:本文分析了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及相关文章中的史料观,结合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再思了傅斯年的古史重建,兼及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取向。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1928年,傅斯年先生发表了《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以下简称《旨趣》),这是一篇颇具口号性的文字。傅开宗明义道:“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他提出三项宗旨:一,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进步。凡间接的研究前人所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玮璋;;夏文化探索中的方法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二)[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2 桑兵;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J];历史研究;2001年03期

3 罗志田;立足于中国传统的跨世纪开放型新史学[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J];史学史研究;1982年03期

5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J];中国文化;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宇飞;;龙山文化与古史传说的对比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黄正术;论“五帝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何光岳;;巢国的来源和迁徙[J];安徽史学;1992年04期

5 李孝迁;;兰克史学在晚清的传播[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6 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徐希军;;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日外交政策的理性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林齐模;顾建娣;;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经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沈寂;;五四运动前皖人与北京大学——兼论陈独秀的革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罗葳;李霖;王忠伟;;中国原始时期社会生活管理思想[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延峰;;宝鸡建城时间及相关问题的探讨[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震中;;三皇五帝的时代与考古学上的年代[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3 陈德辉;;炎帝——倾情造福民生的万世楷模[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何建萍;;浅谈鄂州汉末六朝铜镜纹饰中的神话题材[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5 牛天伟;;汉墓“伏羲、女娲”画像辩证——与孟庆利先生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邹振环;;戊戌至辛亥时期西方近代地理学的输入及其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7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研究的不足与展望[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9 刘巍;;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10 马亮宽;;傅斯年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论析[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4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6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樊庆臣;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创建与运作[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倩影;春秋战国时期的中下层妇女地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娣;荀子人性论中的教育思想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素娟;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宝端;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娟;先秦东夷部族神话传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谭倩;两周狱讼制度的特征及其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秦红旭;探讨1932-1936年女性疾病[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旦初;简论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史学[J];近代史研究;1981年02期

2 殷玮璋;;二里头文化探讨[J];考古;1978年01期

3 殷玮璋;;二里头文化再探讨[J];考古;1984年04期

4 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5 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J];文物;1979年03期

6 殷玮璋;;有关夏文化探索的几个问题[J];文物;1984年02期

7 李伯谦;;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课题的新进展[J];文物;1999年03期

8 张宪文;;林公铎藏扎二十九通[J];文献;1992年03期

9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J];中国文化;1995年02期

10 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碳十四年代分析[J];中原文物;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训;傅斯年对政治文化的阐释与理解[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甘竞存;傅斯年的先见之明及失误[J];文史精华;2004年07期

3 汪谦干;“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4 张昌华;;“大炮”傅斯年的柔肠寸心[J];文史博览;2006年21期

5 马亮宽;;傅斯年在大陆的最后岁月[J];春秋;2007年01期

6 朱媛美;;教育独立观念的鼓者——傅斯年[J];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祝晓宏;;傅斯年的语言观及其当代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杨曙明;;沉思在傅斯年陈列馆[J];春秋;2010年04期

9 张光茫;;傅斯年读书之道[J];人事天地;2011年09期

10 杨朝亮;;“傅斯年学术思想的传统与现代”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马亮宽;;傅斯年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论析[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保成;从尹达致傅斯年的一封信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许纪霖;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耿云志;不应忽视对五四健将、学者傅斯年的研究[N];北京日报;2008年

4 林建刚;傅斯年晚年思想的转变[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赵建永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傅斯年两封遗札笺释之一:傅斯年致胡适的借调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赵建永;傅斯年致北大的接收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德艺;大气磅礴傅斯年[N];淮南日报;2005年

8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李扬眉;民国学术版图中的傅斯年[N];光明日报;2007年

9 袁伟时;傅斯年其人其文[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李森 作者为著名作家,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傅斯年与“一二·一”[N];云南政协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淑娟;傅斯年抗日思想及活动述论[D];河北大学;2010年

3 李广臣;傅斯年政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春华;傅斯年改造思想略论[D];河南大学;2012年

5 詹红;傅斯年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6 王丛;启蒙与救亡的变奏[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7 李伟魏;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李萌;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莎莎;论傅斯年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4年

10 郭艳飞;胡适与傅斯年史料观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7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197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