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研究应得到历史学更多关注
本文关键词:生产力研究应得到历史学更多关注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进步 历史研究 历史学 生产力发展 唯物史观 生产关系 技术引进 马克思主义 发展历史 新中国
【摘要】: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深邃的眼光看到了眼花缭乱的政治纷争和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方式,又从生产方式的演变中,看到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决定因素。但是,在我们的历史研究中,长期以来,对生产力的研究,尤其是其中科技进步的研究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往往把它视为生产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分类号】:F014.1;K06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深邃的眼光看到了眼花缭乱的政治纷争和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方式,又从生产方式的演变中,看到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决定因素。但是,在我们的历史研究中,长期以来,对生产力的研究,尤其是其中科技进步的研究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华;;历史研究中的经济因素:原则与方法[J];求索;2006年09期
2 葛懋春;论史论结合中的几个问题[J];文史哲;1982年02期
3 石潭;计量史学研究方法评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4 马新晶;;马克思分工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创立[J];唯实;2008年07期
5 洪丝丝;;华侨历史研究近年的发展和几个问题——在华侨历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6年03期
6 张静如;;李大钊论历史学——重读《史学要论》[J];历史教学;1989年11期
7 吴英;;对唯物史观几个基本概念的再认识[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4期
8 杨贵华;;略论历史过程中主体选择研究的意义[J];阴山学刊;1992年04期
9 房海滨;;我国史学领域理论研究的又一成果——评《唯物史观与史学》[J];湖北社会科学;1991年10期
10 江渝;李杰;;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历史研究的文化学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烈;;唯物史观生产力范畴三题[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伟;;科恩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分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包伟民;;编辑说明[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4 李爱萍;王晓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关系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王珂;;河北省历史学学会第三届年会简介[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6 李鸿烈;;唯物史观生产力范畴三题[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钧;;第六讲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8 马述忠;冯晗;;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9 张秋妹;;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档案馆藏的再构架[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志龙;姚锦元;王贵芳;严砾;;舰船虚拟设计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英;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冷”“热”不均30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王素色;历史研究离不了唯物史观[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薄洁萍;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4 路育松;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许海云;对当前“时尚史学”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田居俭;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董欣洁;我院史学片举行“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学术报告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贾高建;“三个代表”与唯物史观[N];光明日报;2001年
9 董德刚;构建和谐社会: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10 于武;旗帜鲜明地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吴文元;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石红波;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战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红姝;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庞柏林;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士元;基于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宋京;开放经济下的技术进步[D];复旦大学;2004年
10 丁娟;技术跨越:基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艳娜;统计与分析:1996-2005年的《历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曹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3 易庆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及贡献测算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徐贤军;地方政府与区域技术进步[D];浙江大学;2004年
5 邱辉耀;广西支柱产业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现状与对策[D];广西大学;2001年
6 吕朝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飞;技术进步与产业嬗变互动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刘家宏;我国轿车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苏丹;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16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21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