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辨运动的兴起:报刊、史家与史学的科学化
本文关键词:古史辨运动的兴起:报刊、史家与史学的科学化
【摘要】: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导致了史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同时也为古史辨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近代史家的职业化走向亦是促进古史讨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职业性史家与报刊的结合意味着史学研究与现代传播机制结合的完成。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SKC11
【分类号】:K261;K092
【正文快照】: 1923年顾颉刚提出“古史是层累造成的”这一命题,古史讨论遂成为近代中国史学的主潮之一,自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到1941年出版第七册,享誉史坛的众多学者参与其中,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几乎伴随了整个民国时期的史学发展,其影响所及,至今犹存。一、近代报刊业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应芳;;王云五的丛书出版对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01期
2 高奇;五四时期争取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斗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3 桑东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教育发展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谭德兴;;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儒学之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张志强;20世纪上半叶的出版研究[J];编辑学刊;2001年03期
6 陆道坤;董传梅;;一个女性教育形态的完结——兼论我国女子师范教育的演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7 王敏;;清末四川女子学校教育兴起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王晓慧;;近代江苏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9 张亚群;;论大学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申国昌;申雄;贺秀叶;许小平;;风格独特的教师教育体系——民国时期山西教师教育特色概览[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4 方家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1年
5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立程;西学东渐与晚清新式学堂教师群体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7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建;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相燕;民国时期山东教育经费研究(1912-1937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孔林林;抗战时期山东妇女运动和妇女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丽;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强;1927-1937年安徽教师群体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于洋;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验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王金婷;戊戌维新时期“兴女学”思潮及其传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滕晓;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性教育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李红;清末师范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认清;皮晖;;刘大年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科学化问题的探索[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修彩波;试析非马克思主义史家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的贡献[J];东方论坛;2002年01期
3 陈润叶;论历史学的科学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邓鸿光;史学评论的内容[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2期
5 王志刚;;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J];史学史研究;2008年01期
6 郑先兴;论史家人格[J];学术月刊;1998年06期
7 郑先兴;史家动机论[J];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8 陈怡;心中的史家[J];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04期
9 侯旭东 ,何兆武;关于《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一文的通信[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4期
10 卢东兵;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史家——明德马皇后[J];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开军;;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万辅彬;;与科技史家对话 向学界智者问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列访谈回眸[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罗炳良;;应当切实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白云;;再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周文玖;;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何以服从“名教”[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8 武守志;;史学三家议[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梅春;;二十世纪史家对“通史家风”的继承和发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源(书评人);黄仁宇的史家技艺[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2 吉林日报 陈长林;报人文章 史家见地[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王晴佳 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历史学的“记忆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郭德宏、刘晶芳;治史:2004年史家新唱[N];北京日报;2004年
5 ;什么是历史?[N];文汇报;2011年
6 朴之;史家梦笔一何似[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马连鹏邋陈伟;现实派史家[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晓星;跨越海峡:史家佛家精彩对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陈祖武;史家的修养与责任[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阿难;历史的意义是一种“确信”[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悦;李维史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黄延龄;从兰克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6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蕾;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学派[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佳璐;翦伯赞对中国史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志略;李泰h费笛芯縖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3 郑华俊;趋新与守旧之间的南高学术[D];山东大学;2012年
4 姜英英;论阿米亚努斯史学观念的内涵及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晶;略论历史美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崔英杰;东晋政治影响下的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衍华;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成就与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8 卢超;南朝政治影响下的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利伟;从《日知录》看顾炎武历史编纂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士艳;伊格尔斯的德国历史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42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24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