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因果关系的边际问题
本文关键词:试论历史因果关系的边际问题
【摘要】: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历史的因果关系都是无边际的。因果脉络无法确定,相关因素的界限、因果演变的临界点等都模糊不清。这给我们的研讨带来了一系列疑难:如检验上的困难,书写中运用了许多易生歧义的概念术语,因果分析的相对性及其背后主体的多样性所导致的研讨角度、立场的差异等。而本已漫无边际的、表述上缺乏清晰确定性界定的历史因果的论断,更会因学术之外因素的掺入而使问题越发说不清。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1
【正文快照】: 在进入正文的讨论之前,先对本文的题目及讨论的思路做点解释:本文只在历史领域内讨论因果关系,故在因果关系之前加有“历史”一词;至于此种因果关系能否适用于当下或预言未来,此处不加讨论。历史是过往的事,它虽曾真实地存在,但并不会自我呈现,它之能呈现在我们面前,总离不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晓律;资本主义起源的动力与道德制约机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华强;马洪涛;;太平天国科举制度是太平天国覆灭的原因之一[J];探索与争鸣;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青;;论英国革命成因研究的史学演变[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2 刘忠;;作为一个偶然地区性事件的正当程序革命[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杨俊才;梁启超的传记理论及其贡献[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4 林宪亮;;《世说新语》文体辨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5 张云飞;;历史学含义的五个维度[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6 李瑛;金林祥;;中国古代治史修养思想论略[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7 赵国华;;司马迁与孙子学[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杨阳;郭艳华;;论宋夏战争对北宋中期咏史怀古词创作的影响[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9期
9 林宪亮;;论刘义庆、刘孝标对《世说新语》认识之差异[J];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10 付娟;;建构与真实——对自传回忆式作品历史价值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树增;;《左氏春秋》“史”、“传”考辨[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郑吉伟;;“档案革命”与西方“苏联学”的复兴[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莹;《孔子家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叶康宁;竞尚清雅:明代嘉万时期的书画消费[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家虎;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冠男;《逸周书》文体特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4 赵海飞;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德权;夏燮《明通鉴》论赞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代荣;《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秋红;郭柏苍及其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牛宣岩;阮元的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维婷;提高初中学生历史资料阅读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华初;;历史中的因果关系与结构关系[J];北方论丛;2013年06期
2 刘明华;简探史学结构中的非科学要素[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261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26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