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陈寅恪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0 13:09

  本文关键词: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陈寅恪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研究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陈寅恪 史实考证 心史诠释 诗史互证


【摘要】:如果参照时段理论将史实分为"具体史实""一般史实""抽象史实"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陈寅恪运用文学作品对上述三类史实进行的考证与解读,呈现出的是一个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的过程。就某种层面而言,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是陈氏史学研究特色最突出的呈现,它既显示了文学作品史料价值层次性与多样性,同时也是陈寅恪史学研究从对历史表象的考证还原到历史内蕴的深刻阐发历程的集中呈现。此外,历史现实层面的史实还原与精神层面的内蕴阐发构成了历史学求真维度的两个基本面相,陈寅恪的从史实求证到心史阐发的研究工作正是对历史学求真维度的全面观照与把握。
[Abstract]:......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研究”(13XZS017)
【分类号】:K092;I206.2
【正文快照】: “诗史互证”是陈寅恪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此一方法鲜明地体现了陈氏解读与运用材料的卓越能力。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陈寅恪总能“以新眼光看旧史籍,从常见书中读出了大量别人视而不见的重要材料”。[1](130)陈寅恪的此种能力在当时就赢得了学术界高度认可,胡适就此评价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德茂;陈寅恪巧作“防空联”[J];咬文嚼字;2003年01期

2 傅璇琮;陈寅恪思想的几点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傅璇琮;;陈寅恪文化心态与学术品位的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3期

4 张峪铭;;陈寅恪晚年三知己[J];幸福(悦读);2014年05期

5 易中天;;劝君免谈陈寅恪[J];杂文月刊(选刊版);2009年12期

6 肖伊绯;;《灵潮轩杂剧三种》:离陈寅恪有多远?[J];读书文摘;2013年09期

7 余斌;;陈寅恪在昆明(外一篇)[J];边疆文学;2004年11期

8 杨剑龙;深入阐释大师的学术思想体系——评刘克敌的《陈寅恪与中国文化》[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重组;我不尊敬这样的陈寅恪[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1期

10 谷林;;"独为神州惜大儒"[J];读书;199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阮堂明;;陈寅恪的李白观述论[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山杉;陈寅恪传记新史料评议[N];东方早报;2010年

2 秦德君;大师和“大师现象”[N];学习时报;2008年



本文编号:1355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355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f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