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08年
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
石莹丽
【摘要】: 出生于晚清末年的梁启超,一生历经戊戌政变、八国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崛起等重要历史事件,他热心政治、关心民众、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新事物敏锐的悟性和洞察力。长期以来,作为学者兼政治家的梁启超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以往对梁启超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政治思想和史学贡献方面。由于梁启超一生政治活动过多,学术路向庞杂,尽管有关梁启超的专著和论文数量已相当多,但仍留有少许空白。就史学而言,学界就他的“新史学”思想渊源、史学理论的前后期、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开拓性贡献、史学方法的特点等作了大量研究,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对梁启超所倡导的跨学科治史方法没有系统论述,相应地也就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梁启超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的影响。 以往对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他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对平民史学的倡导上,对梁氏史学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以1922年和1926年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讲稿为蓝本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上。其实,梁启超“新史学”的核心之处除历史进化论和平民史学外,更主要的是倡导跨学科的治史方法。但由于《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出色的文笔,透彻的说理,广泛的影响和恒久的魅力,遮蔽了部分人的视线,造成见木不见林的局面,以至于在一些评价梁启超史学方法和总结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文章中,仅局限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中讲到的考据辨伪、史料的搜集与鉴别、文献整理方面的内容,对他治史方法的探讨也多以《研究法》为据。其实,《研究法》及其《补编》是梁氏讲给初学者的入门之作,并非梁氏全面的治史方法,真正贯穿梁氏一生、潜入梁氏文笔之中的方法是跨学科,但天不假年,梁氏对这一日后风靡半个世纪的方法并未来得及进行总结。尽管已有学者如许冠三等人,对梁氏这一贡献有所论述,但相对于梁启超所倡导的力度和做出的贡献来讲,不成比例,研究也不成系统。整理总结梁启超对跨学科方法的贡献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史学大师,并重新界定他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的地位。 梁启超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和学术殿堂。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改革未果,救国心切,希望在日本文化中寻找到救治祖国的良药。他借助日本平台进一步接触到西方社会科学,在日本文明史学和欧美社会科学的共同影响下,梁氏于20世纪初揭起“新史学”大旗,批判中国传统史学的种种弊病,在史学内容上倡导为民作史,在史学方法上倡导跨学科研究,在史学理论上倡导历史进化论。尤其是他倡导援用西方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及统计学等学科进行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梁启超揭开了中国20世纪“新史学”的历史篇章。 受日本文明史学影响,梁启超在许多文章中都从地理角度考察历史变迁、民众性格及文化特点,尤以1902年前后发表的文章居多,这与梁氏初到日本、急于救国的心情有关。梁氏的论述不无道理,中外古代史学中也不乏从地理环境方面考察人群性格特点和学术文化特点。但梁氏文章中的许多观点直接援自日本学者浮田和民,因而受到一些指责。其实梁氏急于把西方学术思想传入国内无可厚非,而且梁氏仅仅借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其主要论据还是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在梁启超之后,一部分学者开始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并卓有成就。 从社会学角度解析历史是梁启超史学方法的又一特点。社会学是西方近代化的产物,它也是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而传入中国的。梁启超一经接触社会学,就把它与“新史学”思想结合起来,社会学中的许多理论直接催生了梁启超“新史学”的内容和方法。社会学初入中国被称为“群学”,梁启超也力倡为全民作史,而且在文章出频频出现“群史”、“群术”、“群候”等术语。社会学中的基本理论——进化论——也被梁启超应用到历史研究中来。当然,学界大都认为梁启超对历史进化论的信奉主要是在1923年以前,自梁氏于1923年发表《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始,他就转向信奉孟子的历史循环论并着重研究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了。笔者认为,历史进化论陪伴梁启超一生。晚年他尽管没有把进化论时时挂在口头,但透过他1923年以后发表的文章,仍然可以看出梁启超研究历史的前提预设和基本理论是进化论。产生梁启超历史理论的内在一贯性的因素有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梁启超的影响下,社会学融入史学研究尉然成风,社会史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 在梁启超1400多万字的论著中,有关经济类的文章占有相当比例。相对于梁氏文学、史学功底与才华来说,经济学对于他来说是弱项,而且经济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得到应有重视。但梁启超依然运用西方近代经济学知识解析历史,反映了他一方面深知经济强则国强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是他爱国救国的措施之一。他将西方近代经济学理论融入历史研究之中,颇富新意。另外,为了达到改革救亡之目的,梁启超先后出任袁世凯的币制局总裁和段祺瑞的财政总长,为了推行其改革方针和普及经济学常识,梁启超写下了大量的有关财政方面的文章,内中不乏历史经验与教训,透露出梁启超对现实经济的深深担忧。梁启超开创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之先河,在梁氏身后,成长起来一批经济史家,经济史研究占据中国历史研究的中心舞台达半个多世纪。 梁启超本一性情中人,他在历史研究中也特别注意分析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历史事件背后的心理因素。借助心理学知识解析历史是梁启超跨学科方法的一大贡献。心理学是西方近代化的产物,自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版,开启了以心理分析为主的心理史学的研究之后,心理史学在西方国家取得丰硕成果。梁启超并未系统学习过西方近世心理学,但他在历史研究中涉及了许多心理学内容,如人格、性格、情感、潜意识等,并且他常常运用心理分析法分析历史人物,解读历史事件,给人以入木三分之感。在梁启超之后,心理史学受到普遍重视,它走进大学讲坛,进入历史哲学论著,历史研究中应重视心理因素成为史界共识。 计量史学在20世纪60年代后风靡西方史学界,但梁启超于1922年就作了《历史统计学》的讲演,倡导将统计方法纳入历史研究。梁启超对计量史学的倡导早于西方三十余年。运用统计方法于历史研究伴其一生。以文字比观和数字比较为主的表格、图谱等形式在其文中随处可见,统计史学成为梁氏文章的一大特点。当然,受时代限制,梁启超倡导的历史统计学没有计算机的参与,缺少数学模式分析,不能与今天的计量史学同日而语。但梁氏的悟性和开拓精神令人钦佩。在梁启超的影响下,一批学人参与到计量史学的研究中来,并且出版了有关《历史统计学》等专著。 总之,提倡跨学科研究是在西方学科分化之后,但随着史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研究领域的细和窄人为地割断了人类文化固有的整体性和关联性。1929年年鉴学派的成立,宣告了以总体史为写作理念、以跨学科为写作方法的“新史学”登上了近代史学舞台。尽管中国传统史学的贯通特点本身体现了跨学科之意,但由于没有学术分科的概念,传统史学的主角一直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帝王将相,即便是天文、地理、经济类的记述也是围绕国家政策的制定、王公贵族的行踪而展开的,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在史书中难见其面。1902年,梁启超揭起“新史学”大旗,从批判传统史学入手,力图在西方文化中寻找到摆脱危机、救治祖国的灵丹妙药。其中他倡导的跨学科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梁启超身后,跨学科方法一直静静流淌并最终汇成三四十年代的史学洪流。梁启超所倡导的进化历史观、为民作史观、跨学科研究观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一批通史性著作诞生,在许多历史哲学论著中都为跨学科留有一席之地,而且它直接催生了唯物史观派的成长壮大和史学研究会的成立。其实,史学研究一直是跨学科研究,从传统的贯通到近现代的跨经济学、社会学,即使对跨学科挑战最严重的后现代新文化史也在跨越人类学、语言学和符号学。可以说,跨学科在史学研究中永远不会过时,更不会消失。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跨学科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并面临着挑战。援用社会科学方法治史有其弊病所在,历史学归根结底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离开了历史主体——人,史学便失去了根基,也失去了史学的功能与意义。社会科学一般注重模式、横切面、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把握协调不利,很可能使社会科学反客为主,淹没了历史学,使史学的自主性丧失,沦为社会科学的附庸,造成只见结构不见人的局面,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史学研究中始终以人为本,注重考察时间、变化,关注历史事件的独特性和人的独特性,尤其是人类的精神层面和文化生活。历史学的终极目标应是科学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大椿;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李平;梁启超晚年史学思想简析[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张鸿翼;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首倡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4 安静波;论梁启超前期史学的时代特色[J];北方论丛;1999年06期
5 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陈其泰,安静波;20世纪初梁启超对中国学术思想演进的宏观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7 唐任伍;“五四”前后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王也扬;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J];长白学刊;1994年02期
9 郑剑虹,陈劲;再谈历史心理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张成;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开拓者——史念海[J];沧桑;200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福;;论《离骚》与屈原的遭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张艳;田益琳;;五四时期“个性主义”思想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吴春梅,王邦翠;立宪派与清廷决裂时间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胡珍贵;“圣人”心态对康有为早期文化思想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王瑞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6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增刚;夏永侠;;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广饶县移民安置点为例[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10 赖品超;;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佛教对现代科学及基督宗教的回应[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3 刘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社团发展轨迹的历史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寇荣鑫;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城市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艾仁;是恩师,还是仇敌?——胡适与吴晗的恩恩怨怨[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瞿林东;;百年史学断想[J];世纪论评;1998年01期
3 竺可桢;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J];地理学报;1934年01期
4 张其昀;中华民族之地理分布[J];地理学报;1935年01期
5 李春芬;现代地理学与其展望[J];地理学报;1948年01期
6 葛兆光;“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读《陈寅恪集·书信集》的随感[J];读书;2001年11期
7 谭其骧;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8 胡波;历史心理学的价值与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9 彭厚文;;当代西方史学发展的趋势[J];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03期
10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J];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薄洁萍;[N];光明日报;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祥 ,赵矢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梁启超与日本[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李杰;;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3 井维增;梁启超注《桃花扇》得失谈[J];齐鲁学刊;1986年02期
4 华闻;;书讯:《梁启超与护国战争》一书出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5 陈占标;;新发现的梁启超致犬养毅函[J];学术研究;1988年01期
6 天祥;;梁启超佛学思想概述[J];学术研究;1990年05期
7 徐斌;沙小云;;论梁启超的“善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8 林薇;;《黄绣球》的作者是谁?[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3期
9 朱晓进;;文学时代与个体心态[J];读书;1993年05期
10 应学犁;梁启超在二十年代初社会主义问题争论中的角色[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7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周俊利;;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9 吉扬;;“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10 耿云志;;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福志;[N];中国矿业报;2002年
2 王凯;[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李端 刘东虹;[N];光明日报;2002年
4 李丽;[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5 记者 王大庆 庄建;[N];光明日报;2010年
6 孙杰;[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陈代湘;[N];光明日报;2010年
8 张家康;[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郭松民;[N];协商新报;2005年
10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徐连云;为求觉世著文章[D];吉林大学;2008年
3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5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6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8 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亚明;承续与超越[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3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雷蕾;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关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蒋海燕;鲁迅早年思想和梁启超新民说[D];河北大学;2003年
6 李艳红;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7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跃安;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D];湘潭大学;2005年
9 靳路遥;“学术”背后的“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李雪松;谭嗣同与梁启超佛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4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