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国传统史学形态嬗变与历史知识社会功能转型

发布时间:2018-02-14 21:55

  本文关键词: 史学形态 历史知识 社会功能 史义 史事 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史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前后经历先秦伦理史学、汉唐叙事史学、宋明义理史学、清代考证史学几种主要形态。史学形态的嬗变导致历史知识社会功能的转型。大致说来,先秦伦理史学和宋明义理史学突出史义,其历史知识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伦理道德为旨归的教化类型;汉唐叙事史学和清代考证史学突出史事,其历史知识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直书善恶为旨归的取鉴类型。两种类型的史学各有利弊得失,对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and colorful cont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ence of pre-Qin ethical historiography, Han and Tang narrative historiography, Song Ming justice and theory of history, The evolution of historical forms lead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ethical historiography of pre-Qin Dynasty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Song Ming highlight the historical meanin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its historical knowledge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the type of enlightenment aiming at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the narrative historiography of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nd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historiography in Qing Dynasty highlight historical event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its historical knowledg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ypes of learning from the good and the evil. The two types of historiography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both the time and the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苏冕与《会要》——为会要体史书创立1200周年而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良玉;;孔子与历史教育[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罗炳良;赵翼对野史文献的认识与利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汤城;;王夫之《春秋》学与史学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5 金仁义;;简论张须《通鉴学》的学术成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6 贾乃谦;;《诗经》——林业史基本文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李传印,陈得媛;史学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9 杨俊光;;浅论袁宏《后汉纪》与范晔《后汉书》史学思想之异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朱清如,陈华玉;隋朝史学管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喜云;;魏晋南北朝皇朝史书编纂“序例”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尤学工;;历史教育: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曹德良;;试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以《文史通义》自刻本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8 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艳华;梁启超传记作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黄婷;两汉学校与历史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秀峰;《汉官六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赵永丽;史学史视野下的《世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卢超;南朝政治影响下的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英杰;东晋政治影响下的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涛;荀悦史学思想新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庆然;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娟;述评章实斋“《春秋》经世”观[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瑞生;郭沫若历史人物评价述论[D];安徽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史学——我们的一个精神家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邢世杰 ,陈永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中的功能[J];现代哲学;1990年03期

3 赵海卫;;浅析应酬语的社会功能[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赫伯特·曼纽什,王柯平;现代技术与艺术的社会功能[J];中国图书评论;1988年03期

5 魏胤亭;儒家哲学的宗教功能[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6 多尔吉;丹巴地区村落中“斯基巴”和“日瓦”社会功能的调查[J];中国藏学;1995年04期

7 张怡美;略论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王淑芝;;音乐的社会功能浅析[J];戏剧文学;2003年10期

9 武铁传;论先进文化及其社会功能[J];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06期

10 胡阳全;试论云南民族音乐舞蹈的社会文化功能[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荣光启;;“蜃景”中的真实——“诗的社会功能”随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杜毅;;中国律师业产业化目标设计及社会功能[A];中国律师产业化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朱岩;;律师业产业化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A];中国律师产业化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陶华;胡泽卿;黄思庆;刘协和;霍克钧;;颅脑损伤患者的社会功能[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陈仁芬;;浅议综合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发挥[A];贵州省2007年档案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6 王秀华;李晓一;任丽;;69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状况与社会功能测查分析[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柳建乔;;重建科技期刊的价值观[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柳建乔;;重建科技期刊的价值观[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润忠;;社会结构与科学发展[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郭红利;崔奎友;陶玉芬;李振波;罗小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家庭干预三年的随访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柱;学习历史知识肩负历史责任[N];安徽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郭青 实习生 王帼丹 张莹;暑期实践: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N];陕西日报;2009年

3 顾玉珍;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技能[N];伊犁日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志雄;谁来做孩子们的引导者[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张岩峰;透过历史这面镜子[N];吉林日报;2006年

6 商报记者 江筱湖 李雅宁 宁静 金雅;’09大众出版 细分市场盘点[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董德刚;应当要什么样的“哲学”?[N];学习时报;2009年

8 记者 张增祥;全面增强服务社会功能[N];徐州日报;2009年

9 赵静;白族莲池会的社会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大山;学史明理从青少年抓起[N];西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惠,

本文编号:1511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11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