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史学思想_《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朱轼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 2009年
朱轼史学思想研究
曾存发
【摘要】: 朱轼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被誉为“帝师元老”。勤政廉洁,刚直不阿,断狱公正严明,公事之余专注于理学、史学的研究,笔耕不辍,集名儒、名臣、循吏于一身。朱轼是个理学家、史学家,同时是深受三任皇帝信任的大臣,雍正大兴文字狱,朱轼作为重要的文臣也参与其中,是典型的官方学者。他的学术活动宣扬理学的同时也是为了当时的政治需要。他收录于《四库全书》的经学著作《周易传义合订》和史学著作《史传三编》都可以看作是应时而作的政治读本。《史传三编》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提倡经世致用,歌颂忠孝节烈,注重正统观念,同时把金朝列入正统,这些都是符合当时满清政府需要的。本文把朱轼当做一个官方学者,通过了解其生平事迹、治学经历、为官经历,进而对他的经学、史学,特别是其最重要的史学著作《史传三编》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他的史学成就,考察他的史学思想。 朱轼作为理学名臣,主张经体史用的正统观、经世致用的事功观、德能兼备的人事观、审时通变的发展观、求真垂训的编撰观。他的《史传三编》在指导思想上是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把程朱理学融入到史书撰述当中,用程朱理学去决定人物的取舍,衡量其功过是非。朱轼认为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选取历史上才高德彰的人作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为人原则和处事技巧,同时要审时通变,对世间万事万物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所遇之事,积极应对,妥善解决,以期有功于国家社稷,实现人生价值。朱轼经世致用的思想,还表现在对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的重视上。朱轼认为“为政之道,育才要矣,审官急焉”,审官的首要功夫是看一个人的真伪,在这基础上根据其才能而用之。他引用雍正帝的话:“非皋夔稷契成尧舜,尧舜实成皋夔稷契。”朱轼认为编撰人物传记,应“原始要终,无虚美、无隐恶,而后加之褒贬,以为劝、为惩”,提倡写信史,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以达到垂训的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增华;;清初经学复兴及其特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韩文佑;朱轼《昌谷集笺注》评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3 陈行一;;朱轼及其著作[J];赣图通讯;1986年02期
4 陈行一;朱轼及其墓地[J];江西历史文物;1985年02期
5 王记录;明史馆馆臣的史学见解和清初史学思想的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希军;角色冲突:胡适思想多歧性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徐道彬;;徽州朴学成因的地域性解读——以戴震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翟奎凤;;致良知与致中和——王阳明中和论思想发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元青;;“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徐道彬;;戴震“西学中源”思想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赵妙法;;朱熹的是非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徐道彬;;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斯巴根;;清初的巴克什与满蒙关系[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陈时龙;;师道的终结——论罗汝芳对明太祖《六谕》的推崇[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何巧云;;论明朝休宁儒学之兴盛[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程根荣;;桐城派形成原因六说[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方宁胜;;方宗诚方志思想初探[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周天庆;徐朝旭;;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天根;朱从兵;;严复译著时间考析三题[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会会;清代顺康雍时期殿试策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5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爱花;杨希闵诗史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玉娟;艾畅《诗义求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史学评论有必要发展为专门学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2 李颖科;;论干宝的史学思想[J];史学史研究;1987年03期
3 蔡克骄;;叶适史学思想初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4 陶懋炳;;复古、疑古与变革——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史新探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5 陈富安;邓小平史学思想初探[J];史学月刊;1995年05期
6 王记录;明史馆馆臣的史学见解和清初史学思想的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王博;;论钱谦益的史学思想[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王守芝;;论司马光的咏史诗[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袁振宇;袁振堂;;吕思勉史学思想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黄彪;;梁启超史学思想之变化及其原因[J];华章;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红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个三十年[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6 张越;;《十批判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刍议[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7 于梦衍;;中国学术界关于《高丽史》的研究:成果与展望[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念祺;[N];文汇报;2009年
2 诚逊;[N];光明日报;2009年
3 周国林;[N];光明日报;200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于沛;[N];光明日报;2010年
5 张培华;[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史霄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李小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肖黎;[N];北京日报;2003年
9 石国亮;[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邵励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8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江增华;清初历史文化视野中的施闰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海宁;中国文化对高丽、朝鲜时代史学之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栾芬芬;李塨史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琛;史景迁史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雯汶;论刘节的史学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吕强;论何炳松的史学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姝;何炳松史学思想的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胡锋;王闿运史学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03年
8 王林;吴晗史学思想的述论[D];安徽大学;2011年
9 王启明;龚自珍的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哲;从《容斋随笔》看洪迈的史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朱轼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