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一封信——兼谈王国维和藤田丰八关系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关键词: 王国维 罗振玉 日本学者 蒙古史 叔本华 蒙古秘史 日本汉学 顾千里 生平事迹 校本 出处:《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日本金泽大学;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出版座谈会[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2 邹兆辰;;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传统史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3 张振;;试论春秋公羊学派对历史事实的认识[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晁天义;;试论新时期先秦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谢保成;;从20年代思想文化发展趋势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李锐;;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与经学史上的一个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罗检秋;;清末民初考据学方法的发展[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5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兼论钱穆与疑古学派的关系以及民国史学与晚清经今古文学之争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7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8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9 谢保成;;郭沫若的历史人物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10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新编《王国维全集》“求全存真”[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王学海;王国维考古辨学研史的现代意义[N];文艺报;2007年
3 张桂玲;门缝里的风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历史所 刘中玉;内陆欧亚学研究的概况及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杜娟;用多面“镜子”看中国[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向斯;皓首穷经 终生读史[N];光明日报;2008年
7 郑一奇;坐冷板凳的历史学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李学勤;《清华历史讲堂》前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历史学博士 朴承之;彼得·伯克:图像史料重要价值超出你的想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陈其泰;王国维开创民国初年史坛新格局[N];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2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田旭东;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萌;从“新史学”到“新汉学”[D];山东大学;2007年
2 冯芳萍;陈寅恪的治史方法:以文献材料为中心的考察[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秦竞芝;陈寅恪与新考据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55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5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