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湘潭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8 10:50

  本文关键词: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湘潭大学》 2010年

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

刘磊  

【摘要】: 李元度是清咸同之际的一位湖湘士子,以才学抱负闻名于世,亦是晚清湘军集团的重要人物。生逢世变,科场失意,李元度以书生统兵,但未能建立赫赫功勋。他对近代历史的第一大贡献就是其为后世留下了丰硕的文化成就,而学术界对其却鲜有涉及。其实,将李元度史学著作《国朝先正事略》与文集《天岳山馆文钞》的文本研究入手,将其置于清末衰败的社会政局与注重“经世致用”学风的学术背景,探讨其史学思想的渊源、内涵与实践,可以揭示其史学思想及其史学著述在近代史学上的价值与意义。 就李元度史学思想的渊源和时代学术背景来看,湖湘学风、家庭环境、交游师友及其人生经历都对其史学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其史学思想的内容包括他对史学性质的看法,以及其在传记史学、方志学和谱学方面形成的见解和所作出的贡献。另外,李元度还指出了史家应具备的素养,主要包括著书立说应剔除门户之见,要坚持如实直书的写作态度,不挟个人恩怨于其中,以及治史时应有“阙疑”的精神。以李元度史著《国朝先正事略》为例,该书编撰的主旨、具体内容、在选材方面的特点与其史学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该书是其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影响的史学著作,通过对其进行全方位地分析研究,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其史学实践的相关内容。 探讨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有助于我们对晚清人物思想的深入了解,有着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1章 绪论7-10
  • 第2章 李元度生平及其史学思想渊源10-19
  • 2.1 李元度生平10-12
  • 2.2 李元度史学思想渊源12-19
  • 第3章 李元度的史学思想19-31
  • 3.1 经史关系19-20
  • 3.2 史家的素养20-24
  • 3.3 对传记史学的见解24-25
  • 3.4 方志学思想25-27
  • 3.5 对谱学的研究27-31
  • 第4章 李元度的史学实践31-37
  • 4.1 《国朝先正事略》的编撰初衷31-32
  • 4.2 《国朝先正事略》概述32-33
  • 4.3 《国朝先正事略》的取材33-35
  • 4.4 《国朝先正事略》的史学价值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和;史学和经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2 易孟醇;;《国朝先正事略》述评[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孙海洋;试论李元度的人品与诗品[J];船山学刊;1999年02期

    4 李昭恂;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贡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5 姚淦铭;论王国维学术研究中的阙疑观[J];齐鲁学刊;1992年04期

    6 易孟醇;一位书生的忧与乐——李元度简论[J];求索;1989年03期

    7 史革新;;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兼论晚清汉宋学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5期

    8 瞿林东;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2期

    9 陈志扬;章学诚论传记的界定及其源流[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5期

    10 王东;论经史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J];学术界;198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锋;王闿运史学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03年

    2 邵华;郭嵩焘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孙亚丽;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的史学思想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灿龙;柳诒徵史学思想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llan Barr(白亚仁);论《王者》的由来[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4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5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潘文年;;清代中前期的民间刻书及其文化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5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兵;;探析清廷学术宗尚对桐城派文论及其选本实践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勇;;方苞《春秋》学二题[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达敏;;张裕钊与清季文坛[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铣;考据——比较——归纳——《廿二史札记》研究方法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高平;《廿二史札记》经世致用的特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韩兆琦;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略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郑师渠;学衡派史学思想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贺金林;王闿运非咸丰癸丑举人考[J];船山学刊;2000年01期

    6 沈卫威;《学衡》主要作者的个体命运[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7 仓修良;;雅俗共赏的《廿二史札记》——纪念赵翼逝世一百七十周年[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8 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J];近代史研究;1998年01期

    9 曾光光;桐城派与晚清社会思潮[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10 郑先兴;论柳诒徵的汉代史研究[J];南都学坛;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青芝;;王先谦的史学成就及思想与观念[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2 裴培;;《文心雕龙·史传》刍议[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启明;;龚自珍史学研究综述(1990—2009年)[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金华;;毕沅主编《续资治通鉴》的史学成就[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廖勇;;浅析章学诚史学成就——以史家历史感为中心[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单汝鹏;;笃志博学 勤劬钩玄——试评《彭桂萼传》及杨宝康的史学成就[J];江海纵横;2010年01期

    7 孙忠伟;;清代回族学者史学成就研究现状述略[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李昂;;夏燮史学成就述论[J];安徽史学;1990年04期

    9 丁宏武;李杰;;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剑鸣;;西奥多·罗斯福的史学成就[J];历史教学;199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庆发;翁卫平;;郑樵《通志》的史学成就[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鲍永军;;略论南宋永嘉事功史学的基本特征[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3 陈其泰;;郭沫若史学的时代精神[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4 荣丽华;钟作英;;郭沫若史学研究与当前史学发展趋势——郭沫若史学研究讨论会简况[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5 王玉国;;东吴文化浅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永志;;从“球形发展的天才”说开去——关于“郭沫若观”及如何建设“郭沫若观”的思考[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7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9 李红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个三十年[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念祺;[N];文汇报;2009年

    2 诚逊;[N];光明日报;2009年

    3 茅海建;[N];南方周末;2010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金强 林旭娜;[N];南方日报;2010年

    5 周国林;[N];光明日报;2003年

    6 凌朝栋;[N];渭南日报;2008年

    7 国家博物馆 侯春燕;[N];光明日报;2010年

    8 陈乐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王晴佳;[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2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超;南朝政治影响下的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洪俊;北朝史学考论[D];云南大学;2010年

    5 魏连;雷海宗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林博;论姚永朴的史学成就[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振堂;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司利芝;回族史学家杨志玖史学成就述论[D];兰州大学;2009年

    9 燕朝西;邵晋涵的生平、著述及其史学成就[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永伟;王树民史学成就述论[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6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