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国近代史纲要_《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9 20:11

  本文关键词:刘广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2年

刘广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李想  

【摘要】:刘广京(Kwang-Ching Liu,1921-2006),美籍华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刘广京终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他的研究兴趣遍及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史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且极具启发性的学术成果。此外,刘广京承继费正清衣钵,为二战后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建立与发展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采用学术史的研究方法,试图系统地对刘广京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进行一番梳理与考察。笔者从刘广京的学术缘起入手,以刘广京学术研究领域的扩展与深入为线索对其学术生涯进行梳理与探讨。 文章主体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第一章笔者从刘广京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入手,试图归纳和总结其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方法及特点。第二章主要为了探究刘广京的研究兴趣与重点缘由经济史领向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等研究领域,并进一步分析其如何在这些领域更为深入地探讨中国近代化问题。 文章的另一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本章中笔者在前两章较为系统的探讨了刘广京近代史研究成果及体系的基础上,将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置于美国中国学的学术背景之下,试图考察以刘广京为代表的华裔学者对于美国二战后中国学发展的贡献及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朝光;1991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1992年05期

2 井建斌;正确评价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与李文海、张海鹏、龚书铎等教授商榷[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5期

3 彭南生;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思考[J];史学月刊;2004年06期

4 姜涛;;近代史就是要近[J];近代史研究;2010年02期

5 李卫民;;深入钻研马列主义,提高宏观史学研究水平——张海鹏研究员访谈录[J];晋阳学刊;2011年03期

6 卞哲;;解放思想,突破禁区——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问题漫谈之一[J];读书;1979年01期

7 陈振江;;三十年来中国近代历史学发展的情况[J];历史教学;1979年10期

8 朱英;;商会史研究与中国近代史相关领域的拓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赵颂尧;吴廷桢教授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社科纵横;1991年04期

10 郑剑顺;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现状──与郭世佑先生商榷[J];史学月刊;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步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代序)[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杨天宏;;系统性的缺失: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之忧[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曹树基;;1950年代调查中所见中国近代社会——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的新思考[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丁日初;;在祝贺中的感怀——为庆贺日本《近邻》杂志刊行30期而作[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5 步平;;序言[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6 李岩松;;北京大学非学位留学项目组织形态创新实践初探——以“中国学”项目为例[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7 葛夫平;;巴黎中国学院述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8 王庆成;;前言[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9 杨学义;;服务国家战略,拓宽新领域,发展新能力——谈谈金融危机下外语大学的新对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10 张海鹏;;序言[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思德(Kjeld Erik Brodsgaard)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吴光辉 厦门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主持 吴子桐;[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吕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雪梅;[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范勇鹏 王婧怡 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西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博;[N];文汇报;2010年

9 纳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记者 曹玲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胡现岭;胡绳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党为;近三十年来的美国清史研究:以新清史为线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德鹏;清末君主立宪话语中的宪法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谭旭虎;看与被看——史景迁的中国图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罗珍;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知识界外交思想研究-1931-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想;刘广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裕立;《亚洲研究杂志》中的中国学研究(1980-2005)[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邹迪康;试论学术外交的论坛型载体[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云鸿;淄博市高中国学诵读教材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修锋;论TalkBank工程对于中国学前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应用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晓宇;试论中国现代历史意识及其与日韩学界的差异[D];延边大学;2008年

8 宋俊;蒋廷黻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涂建萍;反思与超越—胡绳晚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月琴;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嬗变与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刘广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8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