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探索与命题话语权的建构
本文选题:史学 切入点:史学理论 出处:《文史哲》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理论探索应该是中国历史学家们的不懈追求,然而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中国史学理论探索基本上是借助西方的理论来改造或替代自己原有的思维评判模式,从而产生了许多削足适履的不良反应。在新世纪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中国的历史学以及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需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坚持与自信,而不是过分地对于西方的理论与方法论亦步亦趋。中国历史学家应该积极地建构和开拓中国历史学的命题话语权。只要我们自己能够对于中国的历史学作出坚实的贡献,那么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文化学术影响力必然随之提升,任何的急于求成和邯郸学步,都不是我们推进中国历史学前进的根本之道。
[Abstract]:Theoretical exploration should be the unremitting pursuit of Chinese historians. However, in the past 100 years,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as basically relied on western theories to transform or replace its original mode of thinking and judgment. As a result, many adverse reactions have emerged. In the multicultural world of the new century, what China's history and othe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eed is our own persistence and self-confidence. Chinese historians should actively construct and develop the propositional discourse of Chinese history. As long as we can make a solid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histor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our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promotion of our international status, China's cultural and academic influence is bound to rise. Any rush to succeed and Handan's learning is not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us to push forward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histor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成贵;农业转型的国际经验[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燕红忠;;经济史上的传统与现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烈龙;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起点与发展阶段的选择[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包伟民,王一胜;义乌模式:从市镇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D];复旦大学;2003年
3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佳宏伟;区域分析与口岸贸易[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福刚;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文化论[D];郑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J];学术研究;1996年02期
2 蒋大椿;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钱念孙;史学理论研究的世纪盘点——读《史学理论大辞典》[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4 ;南开大学文科博士点系列介绍之十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史家对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与认识[J];人文杂志;2006年05期
6 李庆祥;范敏娟;;当代中国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叶淑如;;从方志学的视角看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及成就[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8 侯云灏;理论工作者贵在有超前意识──读陈启能著《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J];江汉论坛;1994年05期
9 赵吉惠;史学概论教材与史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兼评李清凌著《史学理论与方法》[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4期
10 雷戈;论史学概论的伪理论性[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利;;当代中国大陆的史学评论理论研究述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罗炳良;;应当切实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吴达德;;谢本书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5 龚喜春;;谢本书爱国主义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6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周文玖;;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何以服从“名教”[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向燕南;;王世贞的史学批评及其理论贡献[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邹兆辰;;史学批评与社会环境——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例[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刘开军;;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建国 杨祥银;第15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温州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2 舒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史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陈启能;对当前西方史学发展的两点看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马宝珠;史学的精神[N];光明日报;2008年
5 张耕华;史学与文学有别之外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年
6 梁仁志 徐彬;继往开来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杨艳秋 廉敏;中外学者研讨中国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刘军;史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王应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史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朱佳木;加强对唯物史观的理论研究是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5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6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韩炯;历史思考的新途径:海登·怀特历史哲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珍;关于罗荣渠先生现代化研究的史学理论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袁立峰;詹京斯的后现代史学理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雄伟;试论“六经皆史”说中的学术致用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镭;爱德华·吉本的史学理论和社会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顾友谷;常乃德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玉娟;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7 齐砚奎;近代经史嬗变过程中的陈黻宸[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玉票;新时期史学研究中的史家主体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晶;略论历史美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安;从“真”到“通”: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体系化及其终结[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05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0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