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略说中国上古的史官传统

发布时间:2018-03-13 18:13

  本文选题:史官 切入点:实录 出处:《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上古史官身份和职责讨论的梳理,认为上古史官的传统并非如班固所说"实录"。上古史官职能本与王室的祭祀活动相关,无论执简册或簿书或笔,均与这个活动有关。无论简册还是簿书都是用来记录活动的,担当这个工作当然应是史官。认为史官不记事,可能不一定正确。史官记事亦只是如实记录活动而已,这时还没有隐恶与否的问题。因此班固所说的史官"不隐恶、不虚美"的实录原则,其实是要求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实录",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如实记录。上古史官没有隐恶与虚美的道德需求,所以也就无所谓不隐恶、不虚美。因此我们说上古史官的实录,与春秋以后的"实录"是有着本质的区分的。
[Abstract]:By combing the previous discussions on the status and duties of the ancient historian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tradition of the ancient officials is not "factual records" as Ban Gu said. The official posts of the ancient history are related to th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of the royal family,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hold a book or a book or a pen. It is all related to this activity. Whether the book or the book is used to record activities, of course, it should be a historian's job. It may not necessarily be correct for a historian not to take note of things. A historian's diary is also just a truthful record of an activity. At this time, there was no question of whether evil was hidden or not. Therefore, as Ban Gu put it, the historical official's principle of "not hiding evil, not false beauty" is the actual record principle. In fact, it requires the "record of tru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fucianism, not the truthful record as we understand it. There is no moral need for hidden evil and virtual beauty for ancient historians, so there is no need to hide evil, not beauty. Therefore, we say the record of the official of ancient history. And after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is an essenti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actual record.
【作者单位】: 韩国外国语大学;
【基金】:韩国外国语大学2011年科研基金支持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柱;亳在大O>说[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2 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张碧波;古朝鲜文化探源[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4 杨东晨,杨建国;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王培新;梲棬──女真系铜带饰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7年01期

6 陆建方;部族和良渚文化[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7 裘士京;先秦时期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初探——兼论古代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式[J];东南文化;1991年02期

8 周大鸣;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J];东南文化;2001年03期

9 李琦;;转型中国的修宪困境与政治正当性[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10 张中秋;透视唐代经济民事法律[J];法学;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葛志毅;;中国古代的经学文化传统[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05年

5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6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树平;从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马兴;尧舜时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潘碧华;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欣韵;湘南民居——传统聚落研究及其保护与开发[D];湖南大学;2003年

2 王玉光;论东北地区的山神信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韩敏;青铜文化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黄遵福;汉晋时期南阳盆地农业科学技术探析[D];郑州大学;2005年

5 纪晓建;《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楚飞;战国时期楚漆器中的凤鸟纹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林贤东;商代巫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潘志成;先秦时期的罪刑观念及其演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卢建英;尉迟寺遗址及小区史前聚落形态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朱新林;淮南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有富;;《书序》考[J];古典文献研究;2005年00期

2 杨少微;姚晓芝;;浅析史馆修史的利弊[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3 施建雄;孙巍;;史学传统与文化认同[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4 张祥干;;论孔子的史学实践[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5 黄静芬;;从“焚书坑儒”窥探秦始皇对史学的重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6 张祥干;;孔子史学思想研究[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7 陈玉屏;;一部有见地的史学新著——评史美珩新著《是奸相还是能臣——史弥远历史真相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记录;;清代史馆中史官的“生存”状况——从一个侧面看史馆修史与专制社会的关系[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刘开军;;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张敏;;秦史学及其研究[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5 罗炳良;;应当切实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牛致功;;刘知几的修史主张[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7 杨绪敏;;论明清时期《史通》的流传、整理和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8 潘富恩;;论吕东莱历史哲学的现代意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建邦;张晶;;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影响[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10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葛剑雄;中国古代为何有重视历史的传统[N];北京日报;2009年

2 彭忠德;史胆与史责[N];光明日报;2000年

3 向斯;皓首穷经 终生读史[N];光明日报;2008年

4 省社科院研究员 雷铎;国学中的史学:从《尚书》到《纲鉴》(下)[N];南方日报;2007年

5 邸永君;历史学的魅力与功用[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余坦坦;谈谈历史描述的“个人化”趋势[N];长江日报;2007年

7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马宝珠;史学与新闻[N];北京日报;2008年

8 邹绍荣;三至六世纪巴蜀史学的区域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赵增越;史书杂说[N];中国档案报;2009年

10 刘文楠;并非实录的“实录”[N];文汇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艳平;唐代编年体史书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2 党为;纸片上的帝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秦文;陈黻宸历史学说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俊侠;先秦史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冀列;西晋政治与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林;陆奎勋与《明史》修纂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莎;论吕思勉《史通评》中的史学史及史学理论问题[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7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07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