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我的一个精神家园——七十自述
本文选题:西方史学史 切入点:史学史研究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摘要】:正时光荏苒,真是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吾已行年70有余,渐入老境矣。非常感谢《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的同志们,给我在"学术名家"栏目内向广大读者述说个人学术经历与思想的机会。这种自传体的文字对我来说还是生平第一次。70余年,于时代、于国家而言,历经新旧中国两重天,又跨越世纪换新颜,当然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但回顾个人的经历,却是平凡得很。已做的事少可记述,想做的事还未做完。大体说来,迄今为止,"已做的事"和"想做的事"都可以集中在一件事上,那就是
[Abstract]:Time flies, it is like a moon and day. I have been in my late 70s before I know it. Thank you very much to the comrades in the editorial Office of the Social Science Front.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my personal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thoughts with a broad audience in the column of "famous Scholars." this autobiographical text is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of more than 0.70 years. In the times and in the country, it has gone through two days in old and new China. Of course, it is "earth-shaking and generous" to cross the century for a new face, but looking back at one's own experience is quite ordinary. What has been done is less to be recorded, and what is wanted to be done has not yet been done. Generally speaking, So far, "what has been done" and "what you want to do" can be focused on one thing, that i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蕾;;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张广智先生《超越时空的对话》述评[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5期
2 吴怀祺;新世纪史学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廉敏;2003、2004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11期
4 赵骞;王旭送;;读书得间 学贵专精——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评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王煦华;;读者来函[J];史学史研究;1981年04期
6 王建辉;;史学史与史学理论[J];历史教学;1990年04期
7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8 许殿才;;《史学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记要[J];史学史研究;1991年04期
9 ;编辑后记[J];史学史研究;1981年01期
10 钟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系列”丛书受到学术界好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张越;摆脱单一学科史局限[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宁波大学史学史研究所所长 钱茂伟;史学史研究亟需自己的理论与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王应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史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4 周文玖;以明变为宗[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马宝珠;史学的精神[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书评人 李洪岩;走向形而上学的中国近代史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吴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杨艳秋 廉敏;中外学者研讨中国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侯旭东;近年美国中国史研究管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梁仁志 徐彬;继往开来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利红;欧洲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5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复旦大学;2008年
6 易兰;兰克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丽;史学史视野下的《世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贾鹏;伊格尔斯的跨文化史学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益萍;刘节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作用;越界取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焦帅;中国大陆学者著作中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1980-2009)[D];扬州大学;2010年
6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延延;罗伯逊史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初海龙;历史学学科领域分类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莎;论吕思勉《史通评》中的史学史及史学理论问题[D];扬州大学;2010年
10 崔英杰;东晋政治影响下的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9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5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