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民国时期的《大中》杂志叙录

发布时间:2018-03-31 16:40

  本文选题:民国 切入点:北京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在北京出版发行的《大中》杂志的介绍和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考证这份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的出版编辑情况,梳理其登载的内容,讨论其在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价值,指陈其编辑排版错漏,认为《大中》杂志不该被湮没,值得关注和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academic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ubl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agazine in Beij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ublishing and editing of this comprehensiv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combs its contents, discusses its value in history, literature, and pedagogy, and points to Chen's editorial errors and omissions, and believes that the magazine should not be annihilated.It is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study.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明;;历史研究中的逻辑与统计[J];历史教学;2006年05期

2 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民国时期史学革命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史林》2006年总目录[J];史林;2007年01期

4 王巨新;;民国时期学界关于清朝对外关系史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05期

5 程雨辰;《档案史料与研究》创刊五年[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3期

6 张广智;论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J];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7 吴怀连;;史不死[J];读书;1991年09期

8 张广智;论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J];历史教学;2005年03期

9 沈仪;;科布尔《上海的财阀和国民政府》[J];读书;1984年11期

10 吴忠良;王效良;;陈训慈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会[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德芳;;“20世纪中国社会史及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述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2 张越;;“书评”中的学术批评——《燕京学报》“书评”栏目的特色[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年

2 在线;走近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N];兰州日报;2005年

3 复旦大学 陈洪波;读史杂谈[N];中国文物报;2007年

4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陈向阳;组织史研究暂露头角[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李扬眉;民国学术版图中的傅斯年[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熙涵;“票友”写史异军突起[N];文汇报;2007年

7 朱士光;清代西北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开篇之作[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朱英;近代中国同业公会研究亟待加强[N];光明日报;2004年

9 唐小兵;旁观者的自由介入[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 李红岩;日渐升温的区域社会史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凌翔;新中国的旧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2 谭旭虎;看与被看——史景迁的中国图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延龄;从兰克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4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建刚;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萌;从“新史学”到“新汉学”[D];山东大学;2007年

2 涂耀威;《史通》史著文辞观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小忠;20世纪西方历史相对主义论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涛;何兆武史学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明;爱德华·吉本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文英;西汉史论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宪伟;先秦儒道二家历史观异同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美玲;郑晓与《吾学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吕绍勋;后现代进步历史观的消失及其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戴旭旺;抽象理想[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1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91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