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年代学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05 00:16

  本文选题:年代 切入点:历史年代学 出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3期


【摘要】:历史年代学是历史学和年代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历史年代问题的专门学科,其目的是科学地揭示历史年代的各种原理、方法、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为历史研究服务。作为历史学的重要辅助学科之一,历史年代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共党史研究中仍然处于零散的自在的状态,尚未被系统地总结和认识。总体而言,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年代学问题主要存在"中共党史分期"、"重要党史阶段的时间范围"、"党史文献资料中的不同纪年纪时方法间的年代换算"、"党史文物在历史年代学意义上的技术测定"、"‘世纪’概念和‘年代’概念的具体年限"和"已故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年龄计算"等六个方面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Abstract]:Historical chronology is a cross-discipline of history and chronology, and a specialized discipline for studying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age. Its purpose is to scientifically reveal various principles,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status and function in history.Serve the study of history.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uxiliary subjects of history,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hronology are still in a state of freedom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understood.Overall,The historical chronology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CPC history mainly include "the period of the CPC history", "the time range of the important stage of the party history", "the time conversion between the methods of the different ages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rty history", "the historical years of the historical relics of the party history".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need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echnology in the sense of generation learning, the specific years of the concept of 'century' and 'ag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ge of the important leaders of the late party and stat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K04;D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浩;;十多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研究综述[J];北京党史;2007年04期

2 赵占豪;;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年龄计算标准应该统一[J];北京党史;2010年01期

3 徐世强;;周恩来下令重查“求降信”为贺龙平反清除最后障碍[J];档案天地;2009年08期

4 李幼华;;父亲李仲公上交贺龙两封信的前前后后[J];文史博览;2010年03期

5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J];教学与研究;1981年04期

6 齐鹏飞;;试论中共党史90年的历史分期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1年07期

7 曹书杰;中国历史年代学若干问题思考[J];史学集刊;1991年02期

8 唐凌;关于建立“历史年代学”的思考[J];学术论坛;1993年01期

9 梅长冬;柳磊;;中共党史分期新探[J];中共党史研究;1993年02期

10 孙大力;党史分期与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标志[J];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翠娇,陈光明;陈独秀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何虎生;刘福军;;中国宗教是如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适应的[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3 蒙子良;也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杜玉芳;;胡乔木对建国后党史分期的新设想及其意义[J];党的文献;2006年04期

5 江旋;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三大建设[J];党史文苑;2005年08期

6 李红梅;萧红梅;;浅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合作化思想[J];党史文苑;2006年16期

7 张静如;姜秀花;;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东岳论丛;1989年05期

8 胡乔木;关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若干意见[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Z1期

9 莫岳云;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替[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周术槐;;先进文化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芳怡;1991年中共党史研究要目[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02期

2 姚鸿;;廖盖隆业绩和风范追思座谈会述要[J];百年潮;2001年08期

3 ;专家行述·王海光[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1期

4 ;《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3期目录[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2期

5 ;厦门地区成立党史研究分会[J];党史研究与教学;1980年10期

6 ;我院成立中共党史研究室[J];齐鲁学刊;1981年04期

7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3期目录[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2期

8 王东闽;;1990年党史研究辑览(续)[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04期

9 杨奎松;50年来的中共党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年05期

10 耿化敏;;“2005年度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孟魁;;瞿秋白是最早的中共党史研究室创建者[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2 李爱萍;王晓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关系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宋蜀华;;中国的民族学研究必须和历史学紧密结合[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4 王珂;;河北省历史学学会第三届年会简介[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5 ;河北省历史学学会章程[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6 葛涛诸;晓琦;;辛亥革命与东南社会——市社联、市历史学会等召开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姚兆余;;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研究的跨学科对话——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史力;;唐山市历史学会举行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报告会[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9 孙力楠;;边疆考古与历史学、民族学的关系——以东北考古为例[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包伟民;;编辑说明[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郑江;庆阳市中共党史研究会成立[N];陇东报;2009年

2 郑宁波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共党史研究渐成国际显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记者 赵亮;市中共党史研究会、市南梁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二次理事会议召开[N];陇东报;2010年

4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晶芳 哈尔滨学院教授 刘振清;近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综述[N];北京日报;2011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实习生 王艳春;中共党史研究不能脱离国际环境孤立进行[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刘国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共党史研究60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李可玉;中共党史研究:迷雾渐开的九十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谢春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N];学习时报;2002年

9 叶帆;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党史研究[N];人民日报;2008年

10 谢春涛;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书月;胡乔木晚年对中共重大政治理论问题的研究和再认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炳林;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3 胡现岭;胡绳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衡朝阳;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文献与新视域(1978-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耿显家;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政权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桂林;回鹘摩尼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凤林;长征历史地位和作用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建坡;“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江;对中共在1952年政治建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常泓;张闻天晚年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史代罗;龚育之与中共历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朱法娟;20世纪30年代的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栾冰冰;中国共产党早期土地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殷涛;1927-1937年中共富农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鲁法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反思[D];山东大学;2008年

8 韩敬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野下的皖南事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邓海平;苏区精神论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资;论唐宝林与陈独秀研究(1979-2006)[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12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12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