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神话、编年与史学——从古代文明的历史记录中反思历史学的起源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05 04:23

  本文选题:神话 切入点:史学 出处:《史学集刊》2013年06期


【摘要】:正神话①中蕴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久远的史实常常不可复原,神话和传说便被认定为历史的起点。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起源于神话不等同于史学起源于神话,至少,史学起源于神话不像历史起源于神话那样具有普遍意义。从内容看,神话里面蕴含着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诸多知识的最初形态。但是,不能因此就把神话定为各种学科的起源。一种学科的起源,需要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Abstract]:Positive myth 1 contains real historical information.Ancient historical facts are often irrevocable, and myths and legends are recogniz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story.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origin of history in mythology is not equal to that of historiography in mythology. At least, the origin of historiography in mythology is not as universal as the origin of history in mythology.From the content, mythology contains literature, philosophy, history, astronomy, geography and many other knowledge of the initial form.However, mythology cannot therefore be defined as the origin of various disciplines.The origin of a discipline requires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世界史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欧洲文明转型与史学现代化研究”(12JJD77002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治忠;;中国史学起源问题新论[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伟;王树民史学成就述论[D];安徽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曦;;作册艺鬲铭文简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典,李扬眉;“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J];史学月刊;2003年11期

2 赵兴彬;史学发生论[J];泰安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3 李润和;韩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动向[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06期

4 雷戈;自由:史学与新闻的共同基础[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5 朱清如,陈华玉;隋朝史学管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翟如潜;蹊径独辟 新人耳目──评《儒学与中国史学》[J];孔子研究;1994年02期

7 刘克辉,周祥森;更新观念 开拓前进──当前历史学家的三大要务[J];史学月刊;1995年03期

8 张东光;传统史学的致用与求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确凿的档案公之于众 深沉的回忆留给后人 欢迎订阅《档案与史学》杂志[J];档案与史学;2000年04期

10 马宝珠;关于史学普及与提高的几个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良;;论钱谦益的史学[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2 周建漳;;历史与故事[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田昌五;;坚持郭沫若史学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4 顾诚;;王世贞的史学[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5 乔治忠;;官方史学视角下的中外史学比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张敏;;秦史学及其研究[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7 黄烈;;50年代郭沫若的三大史学工程[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雷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著史宗旨述论[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9 ;前言[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10 李奎良;;历史反思散论[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凌 首都博物馆馆长;作为史学本原的历史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春瑜;评泡沫史学[N];北京日报;2000年

3 王也扬;谈谈史学翻案文章[N];北京日报;2003年

4 顾奎相;繁荣新世纪史学四论[N];光明日报;2001年

5 东方未名;史学的第一标准是真实[N];光明日报;2001年

6 刘家和;谈史学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1年

7 瞿林东;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N];光明日报;2003年

8 张越;史学与科学[N];学习时报;2001年

9 历史学教授 罗志田;史学最需想象力[N];南方周末;2009年

10 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范文澜史学:珍贵的思想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燮军;魏晋南北朝史学探微[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郑先兴;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7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8 范为;一种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哲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永梅;两汉之际的史学[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常斌;浅论社会转型中的英国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燕朝西;邵晋涵的生平、著述及其史学成就[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春夏;抗战时期延安地区的史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爱智;现代新史学理论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海清;陈登原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晓敏;唐代《左传》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顾娟;洪迈史学综论[D];山东大学;2008年

9 王之珩;清代河南学者张宗泰学术研究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旭晟;杭世骏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13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13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