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8-04-09 16:49

  本文选题:近代转型 切入点:中国传统学术 出处:《史学史研究》2010年01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静;卢朝允;;传统学术在近代的嬗变、赓续与发展——“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勇军;;近代汉口商业文化的变迁[J];江汉论坛;2006年12期

3 张重天;;论中国近代设计观念的改革与更新[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杨威;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转型及其动因[J];理论探讨;2005年06期

6 黄庆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失落心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钟盛;罗毅;李飞;;略论古汉语词汇的近代转型——从“律师”、“系统”、“神经”三词谈起[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8 肖国祥;;论客家文化与赣南市镇的发展及近代转型——以筠门岭镇为例[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1期

9 李茹;;略论晚清长江上游地区的慈善事业——置于近代化视野下的审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10 范广欣;;曾国藩“礼学经世”说的涵义和运用[J];政治思想史;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2 李怡;;韩国东亚大学召开中国新诗“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3 段从学;;面向新诗未来的回顾与交流——“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4 苏雪冰;余辞新;;关于第三届汉语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5 ;“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6 王希杰;;第三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7 周光召;;在“郭沫若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段怀清;;“文化生态环境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9 霍彦儒;;“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10 钱谷融;;一点启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凤华;教师资格认定中将强化教育教学能力[N];科技日报;2008年

2 彭文海邋特约记者 彭开科;中国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龙山举行[N];团结报;2007年

3 黄爱平;多元视野研究西学与清代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王宇;中国民族关系的近代转型[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赵慧峰;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吴鹏举邋刘贵枝;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N];闽南日报;2007年

7 杨宏;推动20世纪初中国历史转变时期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田垣;继承优秀节日传统 营造和谐文化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记者 林艳;深化学术思想研究 弘扬民主科学精神[N];福建日报;2006年

10 陈乔见 程洁;走进“释古”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鸣;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续与变异(1912—1937)[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汪润;“夺取汉学中心”的理念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敏;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健;中国军事法的传统与近代转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杨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朝松;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闫宝明;毛奇龄与朱子学[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宏钧;中国法律传统及其现代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熊晓曼;传教士与中国传统学术[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南钢;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金辉;都南屏翰:清代保定城市发展研究,,1644~1911[D];四川大学;2007年

5 雷若欣;试论从中古向近代转型期间的西欧修女院变革[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玫黎;中国商法的近代转型及其对中国当代民商立法的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王长芬;“声噪一时”与“改而不良”:清末监狱改良再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姗萍;张之洞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D];河北大学;2003年

9 李强;晚清上海小说家总体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立坚;商路变化与西欧经济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27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27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