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往而知反:刘咸炘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4 19:25

  本文关键词:往而知反:刘咸炘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3年

往而知反:刘咸炘史学思想研究

倪姝  

【摘要】:中西之争、新旧之别是贯穿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基调,史学领域亦是如此。面对西方文明的全面挑战,如何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史学进行深入反思与重新诠释,以解决传统史学在近代中国的合法性问题,是近代中国诸多学人力图回答的课题。刘咸炘对这一时代关怀也给予了深切关注。 本文主要采取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以刘咸炘的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历史观、史学观以及中西史学比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综合反映刘咸炘史学思想的大体面貌。 首先,就历史观方面而言,主要围绕伦理价值的重建这一问题,探讨了刘咸炘“德退智进,事变循环”之道家史观的主张,同时考察了其对进化论的相关批判。刘咸炘对进化论的批判态度以及对道家史观的主张,实际都隐含了其试图重建普遍之伦理价值的努力。其次,在史学观方面,则主要从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角度出发,就刘咸炘关于传统纪传体这一历史编纂形式中所蕴藏之史学精神的相关认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刘咸炘回归传统纪传体的主张与西方章节体历史编纂形式的冲击有直接的关系。再次,关于中西史学比较方面,则通过考察刘咸炘对当时炙手可热的美国鲁滨逊《新史学》的批判,检视其对如何才能有效的沟通中西史学,借助西方史学以完成中国史学现代化的任务的相关思考;同时这实际也体现了刘咸炘对中国传统史学遗产的批判性反思。 本文对刘咸炘史学思想的考察虽然是分别围绕三个不同的问题展开,但相互间并非没有联系。这主要体现为三点:其一,刘咸炘之所以关注这三个问题,是与当时中国社会及史学的现状密切相关的。其二,刘咸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是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展开,并且能够持最大限度的平允、客观之态度。其三,“往而知反”可以概括刘咸炘治学的一个总态度,既是刘氏治学方法特点的反映,也能够表明刘氏治学的方向目标。刘咸炘主张治学当先明源流与统系,在追求新知的同时,要时时注意回溯本源,同时又要求破除门户派别的森严壁垒,方能达于易简之大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艳艳;;刘咸炘方志学思想初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许纪霖;;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宋志明;;从康有为看中国近代历史观的转向[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4 王吉伟;;论刘咸炘的史学编撰思想[J];黑龙江史志;2009年10期

5 刘复生;表宋风,兴蜀学——刘咸炘重修《宋史》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周鼎;边缘的视界:刘咸炘对进化论的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东杰;;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周鼎;梁漱溟与刘咸炘: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中心与边缘[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6期

9 周鼎;;文化保守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从中心到边缘——“五四”后期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潮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10 刘复生;;刘咸炘《蜀学论》及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许抗生;;《淮南子》论“无为而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章永俊;历史盛衰总结中的世界史眼光——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者为中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郭渊;;海外华人与中国传统文化[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锐;;关于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鸿祥;;《王道诗话》若干相关史实之辨正[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6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9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振环;;晚清史书编纂体例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以汉译西史《万国通鉴》和东史《支那通史》、《东洋史要》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2 邹振环;;《四裔编年表》与晚清中西时间观念的交融[J];近代史研究;2008年05期

3 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J];近代史研究;1998年01期

4 张明国;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过程、特点及其原因[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03期

5 屠承先;评章太炎的进化论思想[J];孔子研究;1995年02期

6 刘复生;表宋风,兴蜀学——刘咸炘重修《宋史》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周鼎;边缘的视界:刘咸炘对进化论的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刘复生;;刘咸炘《蜀学论》及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9 郭灿;严复、康有为与近代两大进化史观的离合——近代中国进化史观述论[J];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04期

10 张凯;;出入“经”“史”:“古史三系说”之本意及蒙文通学术旨趣[J];史学月刊;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雨;刘咸炘书学思想二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杨代欣;刘咸炘与他的《三国志知意》[J];文史杂志;1993年02期

3 李兆成;刘咸炘的“三国”诗[J];文史杂志;1998年03期

4 肖萐父;刘咸炘先生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J];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01期

5 黄友铎;著述等身的藏书家——刘咸炘[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9年06期

6 杨代欣;刘咸炘与他的《〈三国志〉知意》[J];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02期

7 熊巍昱;;论章太炎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周旭;;试论蒋廷黻的史学思想[J];南方论刊;2008年03期

9 马世香;;论梁启超对近代史学的贡献[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慈波;;别具鉴裁 通贯执中——《文学述林》与刘咸炘的文章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红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个三十年[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邹兆辰;;唯物史观指导下中国史学方法的进步[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4 张越;;《十批判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刍议[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刘凤云;;清代制度史研究中的两点认识[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7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8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于梦衍;;中国学术界关于《高丽史》的研究:成果与展望[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10 刘凤云;;清代制度史研究中的两点认识[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文景;[N];成都日报;2009年

2 程念祺;[N];文汇报;2009年

3 诚逊;[N];光明日报;2009年

4 周国林;[N];光明日报;2003年

5 张培华;[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于沛;[N];光明日报;2010年

7 史霄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N];北京日报;2001年

9 肖黎;[N];北京日报;2003年

10 李小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8 周鼎;“取釜铁于陶冶”:刘咸炘文化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江增华;清初历史文化视野中的施闰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姝;往而知反:刘咸炘史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王吉伟;刘咸炘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小琼;刘咸炘诗学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栾芬芬;李塨史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琛;史景迁史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雯汶;论刘节的史学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强;论何炳松的史学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姝;何炳松史学思想的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胡锋;王闿运史学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往而知反:刘咸炘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4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c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