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及其编纂理论
本文选题:章学诚 + 方志编纂 ; 参考:《兰台世界》2012年16期
【摘要】:正一、章学诚其人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他是我国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原名为文慤、文镳,字实斋,号少岩。他是一位学术上的多面手,既是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又是很有影响的目录学家、方志学编纂和理论的
[Abstract]:Zhengyi, Zhang Xuecheng his people Zhang Xuecheng 1738-1801, the word Zhai, Zhejiang Huiji people.He is an outstanding historical theorist and founder of our country.The original name is Harcourt, Wen ways, the word true Zhai, the number Shaoyan.He is an academic generalist, an outstanding critic of history, an influential bibliographer, and a writer of historiography and theory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光禄;;略谈章学诚关于方志体例的主张[J];贵州文史丛刊;1982年02期
2 段洁滨;章学诚对我国方志学的贡献及国家图书馆方志收藏[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年04期
3 袁红军;;章学诚方志学理论创新述略[J];新世纪图书馆;2006年06期
4 叶淑如;;从方志学的视角看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及成就[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5 何婷立,刘继刚;论章学诚对我国方志学的贡献[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梁俊艳;清代章学诚方志学思想浅析——兼评“康乾盛世”[J];新疆地方志;2005年01期
7 王嘉炜;;章学诚与安徽《和州志》——兼对章、戴论辩的学术梳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李昭恂;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贡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9 高宏;;章学诚创新方志学理论之功[J];兰台世界;2006年18期
10 刘耿生;论章学诚《文史通义》的方志学思想[J];档案学通讯;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金兰;周德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吕永兴;;修志工作标准化程序建设的几点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3 衡中青;;制订《新编地方志索引标准》的可行性分析及技术性建议[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应志良;车尘马足间成就的史学家章学诚[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董恩林;求真去故 心裁别识[N];光明日报;2004年
3 ;章学诚的“持世救偏”思想[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朱慧松;求学应城的章学诚[N];湖北日报;2005年
5 王英校;地方志编纂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通讯员 黄树勋;全州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展顺利[N];大理日报(汉);2007年
7 本报记者 俞莹;地方志资料 允许公开查阅[N];贵阳日报;2006年
8 记者周龙 实习生丁丽琼;《白银市志》(1991-2005)接受评审[N];白银日报;2009年
9 罗炳良;章学诚治学“持风气”而不“徇风气”[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宁波;我市启动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N];孝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刚;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2 朱锁玲;命名实体识别在方志内容挖掘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孝忠;明清香山县地方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延苗;章学诚史学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朱乐朋;乾嘉学者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赫男;《左氏会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奕;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崔伟;《永乐大典》本江苏佚志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吐尔地·卡尤木;维村社会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扬;传统传记理论的终结:章学诚传记理论纲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郭海伟;章学诚历史哲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伟龙;章学诚文论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嘉炜;章学诚安徽方志的编纂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杨才荣;章学诚“六经皆史”意蕴探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丽娜;章学诚的明道经世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罗立军;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耿Pr特;广西影像方志初探[D];广西大学;2011年
10 杜冉冉;章学诚的文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1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7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