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4-20 14:37

  本文选题:社会史 + 研究方法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摘要】: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开拓性和创新性比较突出的有以下路径:开掘民间史料、借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与微观研究、社会心理分析—心态史、词语分析法—概念史、文化建构方法等。这些新路径的开拓,反映了社会史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了传统史学的格局,呈现立体化、多层面、精细化的推进,正在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论方法、概念工具和词汇系列,这是社会史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社会史研究也存在碎片化、平面化、浅薄化、过度社会科学化、重复性研究过多、缺少独立理论创新等缺陷。学科发展和时代需求,呼唤中国社会史研究为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及中国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创新成果。
[Abstract]: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ways: digging up folk historical materials, drawing 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field) investigation, case study and micro research. Socio-psychological analysis-psychological history, word analysis-concept histo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new paths reflects that social history has broken through the pattern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in its research methods and is advancing in a three-dimensional, multi-level and meticulous way. It is forming theoretical methods, conceptual tools and lexical series with its own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a sign that the subject of social history is maturing.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history, such as fragmentation, planarization, shallowness, excessive social science, too much repetitive research and lack of independe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call for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力;;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本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2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乔新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4 田居俭;;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要重视理论指导[J];河北学刊;2012年02期

5 行龙;;“资料革命”: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础工作[J];河北学刊;2012年02期

6 岳庆平;社会史研究中的扩大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7 张实;清史及社会史研究的开拓性成果——《清人社会生活》评介[J];清史研究;1991年01期

8 虞和平;郭润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历史研究;1993年01期

9 刘爽;俄国社会史研究的传统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1期

10 郭春生;目前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晓云;;论民族社会史研究及其在当代的几个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4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5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韩志远;;晚清秘密社会史研究[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7 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8 唐力行;;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9 郭德宏;;社会史研究与中国现代史[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10 娜西卡;;浅谈原始社会中的家庭[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虞和平;再谈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2 蒋清宏;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亟待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王卫平 王玉贵;社会史研究“碎片化”命题再检讨[N];光明日报;2012年

4 郝平 张俊峰;探讨社会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N];人民日报;2012年

5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朱浒;社会史研究的一次突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常利兵 马维强;对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反思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8年

8 郝平 韩晓莉;中国社会史研究: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周群;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振宇;近十年来大陆学者对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史研究述评[D];扬州大学;2012年

2 俞英杰;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发展[D];扬州大学;2011年

3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民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D];扬州大学;2010年

5 王军福;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8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78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