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叙述、解释与评论——评周祥森著《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历史认识论 + 个体—社会机制 ; 参考:《史学月刊》2011年06期
【摘要】:周祥森教授的《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一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检讨。著者做了艰苦的资料爬梳工作,对历史认识论范畴所涉及的"历史认识运动的个体—社会机制"、"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诸领域的研究进行了阐释。通过从体例、方法和内容三个层面对该书展开讨论,可以发现,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是文本的解释,认识主体总是从个人的处境和社会的需要去看待认识客体的,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交互运动构成历史认识过程的核心矛盾与本质特征,因此著者提出主客体双向交互运动的主张有其重要的学理意义。该书不仅对于我们厘清历史认识论这一问题本身有着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进史学界各个专门领域的具体研究,促进史学实践和历史认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
[Abstract]:The study of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by Professor Zhou Xiangsen has made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author has done the hard work, has explained the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category involves "the historical cognition movement individual-social mechanism", "the history cognition object and the historical fact multiplicity" and so on the research field has carried on the explanation. By discussing the book from three aspects of style, method and content,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method of academic history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and the cognitive subject is always looking at the cognitive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ividual situ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constitutes the core contradiction and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historical cognition process. Therefore, the author's proposition of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e book is not on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clarify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itself, but also helps to promote the specific research in various specialized fields of history, and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practice and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作者单位】: 江苏行政学院;南京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舒晓昀;历史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宝祥;;《王氏之死》中的《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董常保;;《战国策》中策士对君主的劝谏方法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吴根友;;从来前贤畏后生——重评章学诚对戴震的批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徐道彬;;徽州朴学成因的地域性解读——以戴震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叶建;;20世纪前半期新旧史学关系论争的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8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9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10 李孝迁;;兰克史学在晚清的传播[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王锦贵;;远览《太史公书》 近用刘歆《七略》——《汉书·艺文志》产生背景钩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沈庆利;;问解“李R既四烟狻薄嫖觥端浪⒗健返囊帐醢旅豙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5 邢成举;;文化网络与乡村治理的世纪反思——从一起风水事件谈起[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陈文超;;外来新娘自身文化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9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鑫洋;常宁市郊区村村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启能;;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J];历史研究;1993年03期
2 李政道;艺术和科学[J];文艺研究;1998年02期
3 王学典;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普列汉诺夫的历史认识论及其评价[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赵兴彬;研究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浅析历史认识论的教学内容[J];泰安师专学报;1997年S1期
3 章新娟;;试析历史认识的发展性特点及启示[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4 周祥森;;历史认识真理标准的三家十二说——新时期历史认识论研究学案之二[J];云梦学刊;2009年03期
5 王建华;;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历史认识论考实层面的解析[J];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03期
6 林校生;朱熹历史认识论二题[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张一兵,蒙木桂;历史现象与历史认识论[J];齐鲁学刊;2002年06期
8 涂成林;西方历史哲学的现代转向[J];学术研究;2003年12期
9 张白;;卡尔·波普尔历史认识论述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耕华;;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199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邹兆辰;;史学批评与社会环境——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例[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卜照晶;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漫谈[N];光明日报;2007年
2 周文玖;“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N];学习时报;2006年
3 山东中医药大学 皋永利;营造中医创新文化氛围莫走偏[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杨学功;历史哲学研究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07年
5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李红岩;为了史学的繁荣[N];北京日报;2008年
6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袁吉富;从实践标准走向交往实践标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赵刚;金圣叹式的中国历史叙述[N];东方早报;2011年
8 吴静;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建设的历史课题[N];人民日报;2001年
9 陈其泰;新辟的境界 宝贵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刘薇 徐风;史观三调[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2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震旦;“八十年代”史学谱[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周小松;诗性表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邓京力;历史评价论研究——以中国古代评价问题为中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声波;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鹏;柯林武德历史认识主观性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宝祥;波普尔历史思想再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玉票;新时期史学研究中的史家主体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云吉龙;论沃尔什的历史哲学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金利杰;沃尔什历史哲学思想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玉娟;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8 曾清媛;维柯《新科学》的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晶;克罗齐历史哲学核心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爱智;现代新史学理论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1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83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