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钱谦益对明代史学的认识
本文选题:钱谦益 + 明代史学 ; 参考:《史学史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钱谦益指出记注制度缺失、实录流布民间以及官方对本朝重大事件记载失实是造成明代"三史"舛驳的原因。他批评师心自用的俗学,直陈史学界存在的三种谬误,倡导恢复尊经重道、严谨求实的治史传统。钱谦益既效仿郑晓和王世贞辩证明代史事的治学路向,又批评并纠正了两人不少谬误。
[Abstract]:Qian Qianyi pointed out that the absence of the annotating system, the fact that the record spread among the people and the official record of the important events in this dynasty were the reasons for the "thre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to be refuted. He criticizes the folk study of teachers' self-use, straightens out the three fallacies existing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and advocat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tradition of respecting the sutras and emphasizing the Tao and being rigorous and realistic in the study of history. Qian Qianyi not only imitated Zheng Xiao and Wang Shizhen, but also criticized and corrected many fallacie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五一;试析明后期财政危机的根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纪慧娟,宗韵;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国勇;明代大同镇述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郑克晟;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与北方地主的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邵永忠,范红霞;略论宋元明清以来史志书目对荒政典籍的著录[J];图书与情报;2005年03期
7 任新建;论康藏的历史关系[J];中国藏学;2004年04期
8 赵玉田;明代的国家建制与皇储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洪涛;从西方文本观念看《红楼梦》的“作者本意”和“跨文化翻译”难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张松梅;试论明初的军饷供应[J];东岳论丛;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罗筱玉;宋元讲史话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化兵;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许洁;明清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器的传入及其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左桂秋;明代通鉴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冯梦龙编辑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程明;试论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上的互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颖;“《西厢》制艺”考论[D];扬州大学;2003年
4 刘中燕;中国古代帝王陵寝旅游开发中的保护——以湖北钟祥明显陵为例[D];武汉大学;2004年
5 王晓辉;自辩与自赎的求生之路——论吴梅村的自救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三;从《情史》看冯梦龙的情学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7 李美香;试论李贽人物史评思想的原儒情结[D];湖南大学;2005年
8 陈华;清代江西运漕及其负担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咏春;孔府的乐户和礼乐户[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艳;《h艰幌衅馈费芯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刘梦溪;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美玲;郑晓与《吾学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中国史研究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5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83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