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现代英美传记学的兴起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3 22:24

  本文选题:现代英美传记学 + 个体史学 ; 参考:《史学集刊》2017年04期


【摘要】:中国史学界很少关注传记学,而文学界却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记学,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就使人们误以为传记学属于文学,传记也难免有虚构成分。然而,现代英美传记学的兴起表明,无论文学与史学曾经如何纠缠不清,传记学终归是史学的分支学科;撰写传记,只能严格遵守现代科学史学的原则,不应虚构。正是随着现代英美传记学的兴起,传记学回归到其内在的历史属性,成为主流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主要是通过回归主流的民族国家史学而实现的,编纂国民集体传记、推动民族国家建设,是其重要标志。因此,科学化和民族国家化,是现代英美传记学的基本特征。这对重建中国的传记学,编纂科学、信实的《中华民族传记辞典》,从而增强民族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启示;对开创我国历史学科新的增长点而言,也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Chinese historiography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biographies, but literary circles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biographies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This makes people mistake biographies as literature, biographies inevitably have fictional elements. However, the rise of modern British and American biographies shows that, no matter how entangled literature and historiography have been, biographical science is a branch of historiography, and the writing of biographies can only strictly abide by the principles of modern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not fiction. It is with the rise of modern British and American biographies that biographies return to their inherent historical attributes and become an organic part of mainstream historiography. This is mainly achieved through the return to the mainstream of nation-state historiography, the compilation of national collective biographies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herefore, scientific and national nationalization a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British and American biographies.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biographies, the compi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Biography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identity of the nation-state, as well as the creation of new growth points in the subject of histor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欧洲文明转型与史学现代化研究”(12JJD770022)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欧洲文明与现代化”(013-ZXCX14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兵;浅谈传记文学创作中的虚构[J];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S1期

2 郭久麟;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杜彩萍;传记文学个性化剖析[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4 ;第二届传记文学国际研讨会[J];外国文学;2001年06期

5 郭久麟;略谈传记文学的主题提炼[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张九雨;第二届国际传记文学研讨会综述[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7 白志坚;试论传记文学的艺术性(二)[J];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8 胡芳;浅谈传记文学中的虚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全展;世纪之交:中国传记文学的六大热点[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郭久麟;史学与文学的有机结合——关于传记文学的性质的思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兰村;;对当代传记文学的回顾[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传主形象的艺术突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3 孙德喜;;书信与传记文学[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黄科安;王伟;;从知识者言说到大众化消费——中国传记文学的百年迂回[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5 李政;;赫梯书信与传记文学——浅析赫梯国王哈吐什里三世致巴比伦国王卡达什曼-恩里尔二世的书信传记价值[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张积玉;;郭沫若传记文学研究述评[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7 谷辅林;周海波;;郭沫若传记文学的艺术手法[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8 张维;;家书——传记写作的重要素材[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张积玉;;郭沫若传记文学研究述评[A];郭沫若研究(第五辑)[C];1988年

10 刘虹蕴;;传记类文学作品著作权权属判断标准及侵权考量因素的认定——评析柳红诉吴晓波等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光荣;传记文学的崛起与勃兴[N];辽宁日报;2000年

2 南京大学 杨正润;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个部门”[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传主形象的艺术突破[N];文艺报;2007年

4 张俊彪;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新高度[N];文艺报;2007年

5 唐岫敏;一部西方传记的传记[N];文艺报;2008年

6 湖北荆楚理工学院教授 全展;传记文学闯新路[N];人民日报;2010年

7 驻北京记者 王晓风 通讯员 王云;北京石景山设立“中国传记图书馆”[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郑一奇(编审);传记文学的价值与出路[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9 全展;传记文学研究的“世纪之作”[N];文艺报;2011年

10 欧明俊;传记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载体[N];文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吴海;清代的学术与传记[D];南京大学;2011年

3 田英华;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孟晖;“传记式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史素昭;唐代传记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王凌云;新时期中国画家传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王永;还原·想象·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小英;中国现代学术性自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东生;论陈廷一的传记文学创作[D];湖南大学;2013年

2 向刚;《美丽心灵》(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3 李敏;《永不妥协—玛格丽特·撒切尔生活录》(节选)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刘婷婷;论奈波斯传记思想的特征及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惠敏;传记文学的翻译策略探讨[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6 陆婷;石楠传记文体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7 罗妙宝;认知整合理论指导下的传记文学英译汉翻译策略及方法初探[D];东南大学;2015年

8 全淑连;亚历克斯·弗格森的《我的自传》汉译实践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江贝贝;英文传记汉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于振涛;希腊罗马(从伊索克拉底到苏维托尼乌斯)传记文史特性考察—西方传记文史归属争议的缘起[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40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840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f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